精益执行系统.doc

精益执行系统.doc

ID:57664230

大小:3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8-31

精益执行系统.doc_第1页
精益执行系统.doc_第2页
精益执行系统.doc_第3页
精益执行系统.doc_第4页
精益执行系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益执行系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益执行系统精益(Lean)可以通过其反义词臃肿(Fat)来理解。臃肿表现在许多方面:过多人员做简单重复工作,生产安装准备时间过长,常有过期库存,大量订单不能按时完成,产品设计复杂导致高额间接费用等等。在以不易预测和极其变动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形势下,臃肿的企业难以同其精益灵敏的竞争者抗衡。毫无疑问,精益生产同其前驱方法——准时制造(JIT)、流动生产、按需制造——大大增强了企业以最少生产资本(主要积压在库存上)服务客户的能力。制造业的优秀管理特点集中在精益范畴之内,现已备受关注并得以推广。从大多数调查看,

2、精益化带来的好处有:·生产周期缩短60%以上·空间有效利用率提高40%以上·供应比率更高,接近99%·产量提高25%以上·在制品和成品库存降低50%以上·质量提高50%以上·生产资本减少20%以上·劳动生产率提高20%以上企业精益化根本上是一种企业文化,需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实现。精益化起步精益化起步之初应当注重严格和系统化管理。许多早期收效如生产线平衡和连续流动、低的成品库存、缩短下单到交付时间等可以通过精益化基础性改革得以实现,并不需要在车间内作任何改动。这些基础改进规则有:从测量开始 从原有环境改

3、变到新的境界一开始不太容易设立具体目标,所以需要把握方向。可以通过跟踪一些参数变化来测量改进效果并判断是否朝正确方向进步。例如在制品库存应当逐步降低和批次生产量减小。选择一个关键测量参数用来跟踪精益化进度并至少每周测量汇报一次。有时需要跟踪多个参数,但要注意太多参数反而容易给进度分析带来困难。精益计划调度 在精益企业内计划调度是流动因素。精益化计划调度是对生产模式进行安排:如在自发组织生产(make-to-stock,MTS),按工艺生产(engineer-to-order,ETO),按订单生产(ma

4、ke-to-order,MTO),部分按订单部分按预测生产(assemble-to-order,ATO)等生产方式下,尽可能使生产批量接近客户订货数量,保持零部件缓冲储备并使之尽量延伸至后续生产工序。这类精益调度的一个例子是在供热通风和空调设备工厂,将空调和热水器成品装配量调整到与要求两天到三天内交货的订货量相同,并维持适当原材料和中间加工件存量。与此相反,臃肿生产计划调度则是传统的按可得产品确认订单(available-to-promise:ATP)逻辑进行生产,造成长的交货前置期和大量制成品库存。关

5、键测量参数:按期交货能力——在要求到货日期当日或之前完成的产品占所有订货比率精益预测 许多人可能认为精益/准时生产(JIT)不需预测,只需在接到订单后进行生产,但实际上只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计划调度,预测就必不可少。如在最后组装前对物料、中间件和其它加工件的安排调度中,管理人员必须对可能出现的需求有所准备。这实际上就是精益预测。所以规则是:只要存在调度安排,就存在预测。精益生产要求保持尽可能少的成品库存,预测所作的是为供应链后段保证必需的原材料或加工件缓冲储备。虽然预测成品仓储单元(SKU)级别的库存水

6、平也很有意义,但这种预测是为了按照产品结构定义或物料清单(BOM)沿物料需求计划(MRP)来确定接近订单订货量所需的原材料和加工部件的数量。预测系统应当给出期望值和预测误差,以便据此在客户严格要求前置期时做好缓冲。关键测量参数:缺货次数。给出绝对值并每周汇报精益平衡和交叉培训 生产平衡在精益理论中指将生产输出调整到与需求一致。这与传统(臃肿)生产观念不同,传统生产要求生产按照设备额定能力进行。精益生产平衡手段包括三点:设定生产率、限制队列和交叉培训生产人员。设定生产率抛弃了传统规定所有生产线在任何时候

7、都保持满负荷运转的观念。如果生产线可以在一小时内生产100件产品,而需求是每小时75件,那么按照精益生产这条生产线应当以每小时生产75件产品运行。限制队列指的是当需求超过生产线最大生产能力时,将需求队列限制在一定的生产天数产出之下。根据生产率设定,一些生产人员有时会闲置,而根据限制队列,有些订单要求加班生产以保证按时交付。这两点都与交叉培训相关:闲置人员可以到其它岗位操作,也能根据需要在其它生产线上加班工作。关键测量参数:成品库存周转次数(应当增加)和每条生产线上制造每件产品所需人工时间(应当平稳走低)

8、 精益化中间阶段在精益化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企业结构调整以及这种调整如何应用于企业不同车间部门。同时这些调整常常需要对车间布局进行改变,并重新制定劳动规则以消除臃肿和改进流程。一些关键步骤包括:单元式规划 单元式制造(cellularmanufacturing)指在一条生产线或一系列机器设备单元内,由本生产线或生产单元的操作工人生产多种产品或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过程。不是任何加工组装车间或处理车间都能完全规划为围绕产品的单元式制造模式。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