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索杜布菲反文化的艺术创作.doc

试探索杜布菲反文化的艺术创作.doc

ID:57661934

大小:3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31

试探索杜布菲反文化的艺术创作.doc_第1页
试探索杜布菲反文化的艺术创作.doc_第2页
试探索杜布菲反文化的艺术创作.doc_第3页
试探索杜布菲反文化的艺术创作.doc_第4页
试探索杜布菲反文化的艺术创作.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探索杜布菲反文化的艺术创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試探索杜布菲反文化的藝術創作【前言】杜布菲的藝術生命正式展開是在二次大戰之後,當時的藝術界,不論在美國或歐洲都以抽象形式為主流(H.H,Arnason,1986)。杜布菲雖然不願意以抽象或具象來歸類他的作品,一般藝術史上並不以抽象繪畫的角度來討論他的作品。影響他的創作觀甚巨的不是學院派的風格傳統,反倒是原始藝術、精神病患、兒童繪畫以及巴黎的街頭塗鴉,這些不受重視的邊緣文化。他提出了反文化的口號,引發人深思的是:藝術的本質是什麼?藝術家的職責又何在?【文化的定義與宰制】要瞭解杜布菲在藝術創作上提出反文化、反傳統的原因,可能要先對「文化」的意義有個較清楚的概念。根據科學方法討論社會現象

2、,在分析行為和秩序這方面,分為機械概念和主觀態度兩種方法。「文化」得自於根據主觀方法把意義概念組織起來。文化即是「秩序」,對應於有意義的行為。這種主觀的、反機械性的秩序,乃根據自主理性所建立,非遵循機械和客觀性的強制要求。帕森斯(TalcottParsons)的功能研究關注的中心課題是文化「體制化」的過程(institutionalization)。體制化的意義在於某種這樣的標準成為行為者內在的特質:對於一個個人、群體,或集體而言,若和這種體制化的價值脫離,便會受到制裁;順從這些價值,則會得到獎賞。葛蘭西(AntonioGramsci)強調文化乃是在極度分工的社會中呈現出來,這樣的

3、社會有著階級嚴密的階層組織背後則有政治權力做後盾。文化因此也成為宰制過程的一部份,即使是最有見地的知識份子,他們的理論和思考上的參考點,仍來自當時社會上具優勢的生產模式,也由於知識份子在體制中的曖昧地位,他們無可避免的要和權力打交道。而一般民眾受到知識份子意識型態上的宰制現象葛蘭西稱之為「文化霸權」(culturalhegemony)。社會能形成一個整體,乃導源於其中對於當權理念產生某種甘心情願去服從的現象(JeffreyC.Alexander,李家沂譯,1997)。【杜布菲反文化的意圖】根據上述對文化的一些定義,發現文化似乎是一種意識型態的宰制,久而久之變成一種無形的控制力量。在

4、薩依德(EdwardW.Said)中東研究三部曲三本書當中,就批判西方主流學術及媒體對於所謂「東方」(主要是中東伊斯蘭教世界)的錯誤呈現:「東方是非理性的、墮落的、幼稚的、『不同的』;因而西方是理性的、道德的、成熟的、『正常的』」,而且西方以這種「宰制的架構來圍堵、再現東方」(單德興,1997)。這種文化優勢的想法可能存於許多西方人的觀念當中,加上受控於本身社會的文化機制影響,這些層層的限制,都將是阻礙藝術家發揮的絆腳石。因此,杜布菲反對受官方文化的宰制,並剔除西方文化霸權的迷思,只要是對創作有利的資源都是他學習的對象。藝術家要作自己的主人,只有藝術家本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杜布菲

5、以自己的方式完成藝術所有可能的表現方式。他不需要收藏家、藝評家、博物館,便足以建構自我體系(導覽手冊,1998)。他讚揚原始民族的觀點,他們認為人和大自然是一體的,人類並非高高在上,他們也重視一種顛狂的精神狀態,杜布菲認為那對創作是重要的(Dubuffet,1951)。他反對古希臘傳統唯美的藝術目標,藝術應該是心靈的表現,而不僅是眼睛所見。原始社會早就瞭解這一點,他們認為藝術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是認知與溝通的工具(Dubuffet,1951)。但藝術必須靠心靈敏銳的感受力,知識與智力在此無用武之地(Dubuffet,1949)。其次,「文藝復興」這個美術史上近乎完美的形式表現時代,在

6、杜布菲眼中無疑是人類文明剝奪了藝術無垠的想像,單純的真實與即興發揮的冒險精神(Dufuffet,1945)。在杜布菲的觀念裡,繪畫就是隨時要有新的主題、新的觀念、新的靈感,藝術應使人們感到愉悅,或為之震驚,就是不能令人覺得枯燥無味。而藝術的對象更不是專家或知識份子,應該是一般大眾(Dubuffet,1945)。杜布菲清楚的瞭解到自己是文化的一部份,無法完全逃脫,但是生率藝術的純真是他努力的理想。終其一生,都樂觀的相信只有文化能抗衡文化,唯一真實的藝術才能「解構文化」(deculturation)(Mildred,1987)。文化是理性所建立的秩序,杜布菲反文化的觀念似乎也暗示了後現

7、代的反智性思潮(anti-intellectualcurrent)(王受之,1998),這種反文化操控的思想,提供藝術家更大的發揮空間,從生活及藝術中,尋求解放自己和他人的方式,脫離智性的壓迫。【大時代的思想】二次大戰帶給人們的是對理性神話的美夢粉碎,以及對權威體系的不信任感。躲避戰火的壕溝經驗,當無煙塵蒙蔽視線時,一望無際的天空代表了夢想中的美景,諷刺的與地面殘酷的戰爭情景交織,人們的眼睛成為戰爭惡夢的唯一見證(MartinJay,1994)。理性與美好的另一面隱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