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639502
大小:21.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9
《归园田居说课稿 可下载 可修改 参赛文档.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可下载可修改优质文档《归园田居》参赛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归园田居(其一)》,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 《归园田居(其一)》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七课《汉魏晋诗三首》中的一首诗,这三首古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这三首古诗的学习,可以对我国五言诗的发展脉络有个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认识。本单元学习目标是通过反复吟诵,领略古体诗的诗情画意,体悟诗人的心灵世界。《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
2、活的厌倦,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本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深入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学情介绍通过本课前面两首诗的学习,学生对诗歌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经有所掌握,但对诗歌鉴赏的能力仍较欠缺。此外,高中学生生活阅历较少,对本课陶渊明的选择和思想感情较难深层次理解。针对学生学习本课的不利因素,我安排学生在课前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回顾以前学过的陶渊明作品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陶渊明生平3.利用早读熟读成诵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学情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
3、与能力: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学会知人论世。2.学会背诵这首诗。5可下载可修改优质文档(《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辞官归田,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
4、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四、教法和学法依据教学目标以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本课确立的教学方法为:诵读法、点拨法、情境法、探究法。只有反复诵读,学生才能理解诗歌的美,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参与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见解。所以,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取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播放羽泉《归园田居》,学生对悦耳的歌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跟着音乐的弦律而调动他
5、们的感官,引起视觉听觉的兴奋,这时让学生找出歌中所写到的景物,同时引出诗人陶渊明。 请同学们做两个选择题:1、有两种人生道路:A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B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学。2、如果走入社会,有两条路:A做官,有名有利B做农民,平平淡淡。5可下载可修改优质文档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分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为
6、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诗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样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氛围,让学生更容易融入到诗歌的意境当中。)(二)诵读诗歌,感悟真情之美 诗歌学习重在诵读,此环节设计首先欣赏配乐朗诵《归园田居(其一)》,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将诗歌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此时,学生的情绪已被诗歌感染和打动,再以配乐的形式让学生集体朗诵,加深理解。 (三)课堂互动,品味田园风光为了深刻理解本文,
7、本环节主要采用讨论法,点拨法,通过层层提问,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艺术手法:第一步:分析诗歌思路,理清诗歌结构此环节主要让学生找到关键字眼,抓住提纲挈领的字,分析诗歌思路,理清诗歌结构。为此,我设计的问题是:1.提问:诗的题目犹如人的眉和目,所谓“眉目传情”,你认为题目中哪个字是题眼?明确:归2.提问:“归”字是诗眼,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值得我们思考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明确:(1)从何而归?(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为何归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3)归向何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