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632612
大小:13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8-29
《传热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第七节.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节内部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系式管槽内强制对流换热的计算与一系列涉及流动和换热的条件有关。因此,本节先来简要讨论这些因素对流动或换热的影响,然后再来介绍湍流和层流时的对流换热计算表达式。管槽内强制对流流动和换热的特征流动状态非圆形截面槽道入口段影响不均匀物性场影响管道弯曲的影响流动状态由流体力学的知识已知,当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其流动呈现不同的流动状态——层流和湍流,其分界点的临界雷诺数为Re=2300。当雷诺数大于10000后为旺盛湍流区,而一般认为23002、流动状态时,其流动规律不同,因此其换热情况也不同。层流时,流体分层流动,换热主要依靠流体的导热。湍流时,在层流底层流体分层流动,换热主要靠流体导热,而在湍流核心,流体剧烈扰动,换热主要靠流体微团的对流。所以在不同的流动状态下有各自对应的换热准则方程式。非圆形截面的槽道当流体在非圆形截面的槽道内进行对流换热时,作为工程处理的一种方法可以用当量直径作为特征尺寸。当量直径可按下式计算这里是槽道的横截面积,P是湿周长,即槽道与流体接触面的长度应当指出,对于长方形截面这类通道,采用当量直径作为特征尺寸时,可以取得满意3、的结果;但当截面上出现尖角的流动区域时,应用当量直径的方法会导致较大的误差。入口段的影响当流体从大空间进入一根管子时,流动边界层有一个从零开始增长直到汇合于管子中心线的过程。类似地,当流体与管壁之间有热交换时,管子壁面上的热边界层也有一个从零开始增长直到汇合于管子中心线的过程。当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汇合于管子中心线后,称流动或换热已经充分发展,此后的换热强度将保持不变。从进口到充分发展段之间的区域称为入口段。入口段的热边界层较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比充分发展段要大,且沿着主流方向逐渐减小。演示:层流流动时入口4、段对换热的影响演示:湍流流动时入口段对换热的影响入口段的长度层流时入口段的长度由下式确定湍流时如果可以不考虑入口段的影响不均匀无性场的影响在有换热的条件下,管子同一截面上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因为温度会影响粘度,所以截面上的速度分布与等温流动时的速度分布就有所不同。演示:不均匀物性场对温度分布的影响不均匀物性场对换热的影响,视流体是液体还是气体、流体被加热还是被冷却以及温差的大小而不同。管道弯曲的影响弯曲管内的流体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会连续地改变方向,因此会在横截面上引起二次环流。由于二次环流与主流方向垂直,5、因此会对流动产生扰动,而强化换热。工程上的一种实用做法是应用直管的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计算出平均的努赛而数后再乘以弯曲管修正系数。弯曲管修正系数为,其计算式为对于气体对于液体演示:二次环流管内湍流换热实验关联式迪图斯-贝尔特公式公式形式定性温度特征尺寸:管内径注意问题(1)适用于湍流,实验范围为(2)适用于长管(3)直管(4)适应于流体与壁面有中等温差的场合齐德-泰特公式公式形式定性温度:除按壁温外,其余为流体平均温度特征尺寸:管内径注意问题(1)适用于湍流(2)长管(3)直管米海耶夫公式公式形式定性温度:除6、按壁温外,其余按流体平均温度;定型尺寸:管内径注意的问题(1)适用于湍流(2)长管(3)直管格尼林斯基公式公式的形式定性温度:流体的平均温度;定型尺寸:管内径;注意的问题:(1)适用范围(2)直管(3)简化对于气体对于液体达西阻力系数格尼林斯基公式的简化形式对于气体,可简化为对于液体,可简化为对上述关联式的说明认识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往往要经历长时间的探索,在对流换热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提出了数以十计的关联式,这里只是有代表性地介绍了4个准则方程。其中迪图斯-贝尔特方程虽是1930年提出的,但因其形式简单、7、使用方便而又能满足大多数工程计算的要求,目前仍使用甚广。前三个准则方程式的形式比较简单,但与得出这些关联式之间的实验数据的最大偏差可以达到,甚至更多。1976年提出的格林斯基公式要好得多。在该式所依据的800个实验数据中,其90%与关联式的偏差在以内。但采用上述计算式时,只要在实验验证的范围内,计算结果一般能满足工程需求。上述前三个方程式都是对旺盛的湍流得出的,如果要用它们计算的过渡区中的对流换热,则会得出偏高的结果。这时可以使用最后一个关联式计算。对于弯曲管内的对流换热计算,可先利用上述直管公式计算,然后8、其结果再乘以弯曲管修正系数。对于短管或非圆管,可采用同样的办法。即先按上面介绍的关联式进行计算,再将计算结果乘以相应的修正系数。管内层流换热实验关联式槽道内层流充分发展对流换热的理论分析工作做的比较充分,已有许多结果可供选用。表5-3与5-4中给出了一些代表性的结果。表5-3不同界面形状的管槽内层流充分发展段的努塞尔数界面形状均匀热流均匀壁温正三角形3.112.4753正方形3.612.9857正六边形4.003
2、流动状态时,其流动规律不同,因此其换热情况也不同。层流时,流体分层流动,换热主要依靠流体的导热。湍流时,在层流底层流体分层流动,换热主要靠流体导热,而在湍流核心,流体剧烈扰动,换热主要靠流体微团的对流。所以在不同的流动状态下有各自对应的换热准则方程式。非圆形截面的槽道当流体在非圆形截面的槽道内进行对流换热时,作为工程处理的一种方法可以用当量直径作为特征尺寸。当量直径可按下式计算这里是槽道的横截面积,P是湿周长,即槽道与流体接触面的长度应当指出,对于长方形截面这类通道,采用当量直径作为特征尺寸时,可以取得满意
3、的结果;但当截面上出现尖角的流动区域时,应用当量直径的方法会导致较大的误差。入口段的影响当流体从大空间进入一根管子时,流动边界层有一个从零开始增长直到汇合于管子中心线的过程。类似地,当流体与管壁之间有热交换时,管子壁面上的热边界层也有一个从零开始增长直到汇合于管子中心线的过程。当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汇合于管子中心线后,称流动或换热已经充分发展,此后的换热强度将保持不变。从进口到充分发展段之间的区域称为入口段。入口段的热边界层较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比充分发展段要大,且沿着主流方向逐渐减小。演示:层流流动时入口
4、段对换热的影响演示:湍流流动时入口段对换热的影响入口段的长度层流时入口段的长度由下式确定湍流时如果可以不考虑入口段的影响不均匀无性场的影响在有换热的条件下,管子同一截面上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因为温度会影响粘度,所以截面上的速度分布与等温流动时的速度分布就有所不同。演示:不均匀物性场对温度分布的影响不均匀物性场对换热的影响,视流体是液体还是气体、流体被加热还是被冷却以及温差的大小而不同。管道弯曲的影响弯曲管内的流体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会连续地改变方向,因此会在横截面上引起二次环流。由于二次环流与主流方向垂直,
5、因此会对流动产生扰动,而强化换热。工程上的一种实用做法是应用直管的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计算出平均的努赛而数后再乘以弯曲管修正系数。弯曲管修正系数为,其计算式为对于气体对于液体演示:二次环流管内湍流换热实验关联式迪图斯-贝尔特公式公式形式定性温度特征尺寸:管内径注意问题(1)适用于湍流,实验范围为(2)适用于长管(3)直管(4)适应于流体与壁面有中等温差的场合齐德-泰特公式公式形式定性温度:除按壁温外,其余为流体平均温度特征尺寸:管内径注意问题(1)适用于湍流(2)长管(3)直管米海耶夫公式公式形式定性温度:除
6、按壁温外,其余按流体平均温度;定型尺寸:管内径注意的问题(1)适用于湍流(2)长管(3)直管格尼林斯基公式公式的形式定性温度:流体的平均温度;定型尺寸:管内径;注意的问题:(1)适用范围(2)直管(3)简化对于气体对于液体达西阻力系数格尼林斯基公式的简化形式对于气体,可简化为对于液体,可简化为对上述关联式的说明认识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往往要经历长时间的探索,在对流换热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提出了数以十计的关联式,这里只是有代表性地介绍了4个准则方程。其中迪图斯-贝尔特方程虽是1930年提出的,但因其形式简单、
7、使用方便而又能满足大多数工程计算的要求,目前仍使用甚广。前三个准则方程式的形式比较简单,但与得出这些关联式之间的实验数据的最大偏差可以达到,甚至更多。1976年提出的格林斯基公式要好得多。在该式所依据的800个实验数据中,其90%与关联式的偏差在以内。但采用上述计算式时,只要在实验验证的范围内,计算结果一般能满足工程需求。上述前三个方程式都是对旺盛的湍流得出的,如果要用它们计算的过渡区中的对流换热,则会得出偏高的结果。这时可以使用最后一个关联式计算。对于弯曲管内的对流换热计算,可先利用上述直管公式计算,然后
8、其结果再乘以弯曲管修正系数。对于短管或非圆管,可采用同样的办法。即先按上面介绍的关联式进行计算,再将计算结果乘以相应的修正系数。管内层流换热实验关联式槽道内层流充分发展对流换热的理论分析工作做的比较充分,已有许多结果可供选用。表5-3与5-4中给出了一些代表性的结果。表5-3不同界面形状的管槽内层流充分发展段的努塞尔数界面形状均匀热流均匀壁温正三角形3.112.4753正方形3.612.9857正六边形4.00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