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缆电缆公式.doc

电子线缆电缆公式.doc

ID:57614365

大小:51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29

电子线缆电缆公式.doc_第1页
电子线缆电缆公式.doc_第2页
电子线缆电缆公式.doc_第3页
电子线缆电缆公式.doc_第4页
电子线缆电缆公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线缆电缆公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项目单线电缆对称电缆(回路)同轴电缆有效电阻R/km直流电阻;d-导线直径(mm)-电阻率(·mm2/m),—导线的总绞入率,它是各次扭绞绞入率的乘积组层的直径/mm绞入率30以下1.005-1.01530-401.01-1.0240-501.02-1.03值是温度为20℃时的值。当温度不是20℃而是t℃时:电缆回路的电阻需进行换算:-温度为20℃时的导线电阻;-电阻温度系数直流电阻;R=R0[1+F(x)+]+—回路直流电阻值(/km)—回路两导线中心间距离(mm)P—各种四线组的修正系数;X—;K为涡流系数,其值见电线电缆手册1的480页。F(x),G(x),H(x)为x的特定函数,其值见

2、电线电缆手册1的480页。R0F(x)—由于集肤效应而产生的交流附加电阻值R0—由于邻近效应而产生的交流附加电阻值—由于邻近四线组和金属护层引起的交流附加电阻值,约为R0[1+F(x)+]的10%~15%.注:a增大时R减小。f增大时R增大。d增大,当d≤1.4mm时R减小;当d≥1.4mm时R增大。()—内导体电阻;—外导体电阻;—频率(Hz)、—内、外导体的磁导系数;、—内、外导体的电导系数;—内导体半径(mm);—外导体内半径(mm);当内外导体均为铜导体时,()注:有效电阻由于集肤效应和临近效应的影响,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在数值上与频率的平方根成正比。电容(F/km)—导体的电量;—

3、两导体的电位差;—回路(工作对)两导线中心间距离(mm);—导线各次扭绞绞入率的乘积;—组合绝缘介质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由于接地金属护层和临近导线产生影响而引起的修正系数,其计算公式和数值见电线电缆手册1的482页。注:1.工作电容一般不随频率变化而变化。2.d增大时C增大;a增大时C减小.—组合绝缘介质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d—内导线的直径(mm);D—外导体的内径(mm)。注:1.电缆所用地塑料一般为聚乙烯。在同轴电缆地使用频带内,其介电常数一般与频率无关,因而电容与频率无关。2.电容随内外导体直径比的增大而减小。因内外导体距离加大,相当于电容器极板间距离加大,电容减小。电感L(H/km)

4、—磁通量;I—产生磁通量的电流;表(一):Q(x)的函数xQ(x)xQ(x)014.00.6860.50.99984.50.6161.00.9975.00.5561.50.9877.00.4002.00.96110.00.2822.50.916>103.00.8453.50.7661.对称电缆回路的电感计算:—导线各次扭绞绞入率的乘积;Q(x)—为x的特定函数,见左表(一)。—回路两导线中心间距离(mm)。注:第一项为回路外电感,它取决于电缆结构的几何尺寸;第二项为两根导线内电感之和,频率越高,集肤效应愈显著,内电感愈小。2.对称电缆屏蔽回路以及有屏蔽的单四线组回路电感的计算:—屏蔽层的半径(

5、mm);—屏蔽层的相对磁导率。K—涡流系数,;其值见电线电缆手册1的480页。注:1.一般情况下,由于屏蔽体的作用,回路外电感降低,故回路电感减少。2.d增大时L减小;a增大时L增大;f增大时L减小。同轴电缆的电感由内、外导体的内电感及内外导体间的外电感等三部分组成的,其电感为:、—内、外导体的磁导系数;、—内、外导体的电导系数;—内导体半径(mm);  —外导体内半径(mm);当内外导体均为铜导体时,注:1.电感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由于集肤效应和临近效应的影响,使导体中心部分磁通减弱,而使内电感减小,而外电感又与频率无关,故当频率很高时,同轴回路的电感就近似的等于其外电感。2.电感随内外导体

6、直径比的增大而增大,由于内外导体间的空间面积加大,而导致磁通增大。绝缘电导(S/km)—绝缘介质的绝缘电阻;—角频率,=2;—组合绝缘介质的等效相对介电损耗角正切值。—组合绝缘介质的等效相对介电损耗角正切值。注:直流电导是由于电缆介质的绝缘不完善引起的;交流电导是由于介质的极化作用引起的。—角频率,=2;—组合绝缘介质的等效相对介电损耗角正切值。注:1.同轴电缆所用绝缘介质的与频率无关时,G与频率成正比。2.。因G与电容成正比,所以G随内外导体直径比的增大而减小。1.同轴对温度T升高时,电阻R、绝缘电导G、衰减常数增大;而、、均变化不大。预防措施:在增音机中增设了电平自动调节设备。2.国际上规

7、定,中同轴电缆在2.5兆赫下,固有衰减偏差为±16毫奈/公里,而小同轴电缆在1兆赫时偏差为±23毫奈/公里。3.同轴对内外导体直径的最佳比值D/d=3.6,内外导体为铜及理想结构的中、小同轴对的标称尺寸分别规定为2.6/9.5mm、1.2/4.4mm。4.透入深度:当导体内部电磁场(电流)减小到表面值的(e=2.718)倍时的深度。。5.对称电缆回路间的串音防卫度是与同轴电缆相反,它随频率的增高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