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韵》参赛教案.doc

《华夏古韵》参赛教案.doc

ID:57605256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28

《华夏古韵》参赛教案.doc_第1页
《华夏古韵》参赛教案.doc_第2页
《华夏古韵》参赛教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华夏古韵》参赛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优质文档《华夏古韵》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课本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华夏古韵》的第一课时。在这个单元里,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为开端,拉开了中国古代“人与音乐”的神秘面纱。加深了学生对古代音乐全面的认识,从而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并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将跨学科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丰富音乐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2.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三、教学重点、难

2、点教学重点:带有朋友情谊的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教学难点:1.歌曲的八度大跳音程及圆滑线音的时值要求把握准确。2.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声音、情感等方面分析,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四、教法学法1.在学法上,我选择“音乐欣赏法”、“练习法”、“讨论法”。通过欣赏,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经验。通过演唱练习,能使学生掌握歌曲以及诗人不舍的感情。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件中使用视频和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

3、与性。五、教学过程1.首先出现课题然后进行导入:(1)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诉说朋友间的珍贵友情。(由两名学生介绍)(2)教师点题:自古以来,“友情”一直是人类吟颂的永恒主题,人们都十分珍惜朋友间的珍贵友情,古人中还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3)出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复述“知音”故事。2.图片出现、总结:刚才大家看到是中国的古琴和古筝。这两种乐器都是中国的古老乐器。在外观上古琴是七根弦,古筝是13根弦,古筝要大些。3介绍古琴以及用古琴演奏的音乐。古琴是中

4、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高山》、《流水》是古代著名的古琴独奏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3优质文档音色以沉厚为主,为文人雅士抒发情怀常用。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4.音乐欣赏《流水》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意境,教师在音乐的进行中给学生介绍音乐的段落;在学生欣赏音乐时,让学生发挥想象,联想水的画面。通过深沉、浑厚、流畅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表现了层峦迭嶂,幽涧滴泉,清清冷冷的奇境,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聚

5、成淙淙潺潺的强流。大幅度的滑音,如同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5.让学生谈谈听完的体会,说说古琴的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6.欣赏完了《流水》,再来欣赏一首作品《阳关三叠》。   7.首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   8.出现歌曲简介并欣赏古琴曲《阳关三叠》。《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创作的一首著名的古代琴歌。《阳关三叠》也被称作《阳关曲》《渭城曲》等。叠是古代对同曲变奏结构的一种称谓,三叠意指唱三次。建国后,当代作曲家王震亚将其改编

6、为合唱曲。诗意清新、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阳关三叠》除作为歌曲演唱外,也经常作器乐演奏,让学生欣赏由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9.播放歌曲《阳光三叠》的合唱录音,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10.学唱歌曲:   (1)在学唱歌曲过程中让学生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进一步练唱。a.生字“遄”的读音、含义:读“chuan”,迅速的;b.八度大跳音程66要唱准确;c.注意圆滑线音的时值要把握准确。(2)分组讨论,如何处理歌曲: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声音、情感四方面分析:歌曲应采用中等速度,充

7、满表情地演唱,后段的“遄行”处要略显激动,力度强,结尾处减弱,慢慢结束。充分表达出离情别意及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前面这些方面突破了教学难点)(3)交流意见,有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这里突出了教学重点)(4)比一比:分男女、分小组演唱歌曲并给予评价(特别是对小组成员的评价)。(5)布置学生创作情景剧,下一课时进行展示。11.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知音”故事,也认识了古琴的音色。歌曲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刻苦友情,懂得了友情的珍贵,由此可以得出:友情是人生的无价之宝,让我们珍惜友情吧!12.播放歌曲《友

8、谊地久天长》,结束课程,学生伴着音乐离开教室。3优质文档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