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604272
大小: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8
《《想北平》说课稿 新 参赛优质文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优质文档《想北平》参赛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想北平》一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供学生拓展阅读。是配套人教版普通高中新教材第四单元《故都的秋》这一教读课文的。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按新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语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品位,并进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读本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他们感悟能力的好地方,所以我们在平时定要注意导读。2、教材内容分析:《想北平》是作家老舍在青岛时写的一篇文章,他当时虽然身在异乡,但情系北平。本文题目为“想”,但
2、不是平平常常的回想、追忆,而是动情带泪的思念、眷恋。他描绘的是一幅故都俗画,抒发的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闲雅而热烈的情怀。本文最值得借鉴的地方是作者巧妙的写作手法—“以小见大”,处处不说爱,不说想念,但处处都在说北平的好和北平的美,处处都在表达对北平的喜爱和眷恋之情,这和之前我们已经学过的《胡同文化》、《故都的秋》稍有不同。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在高一学生已接触到散文单元,对散文鉴赏的一些基本方法已初步掌握,再加上这是高二第三册的读本课文,其目的是结合第三册散文单元来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和课内教学目标因此我制定了如下目标:1、知识目标:选取有地方特色的景物传递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和
3、对比手法; 2、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在景物描绘(抓住特征)中透露的情感倾向,挖掘内在信息,能深入鉴赏散文。 3、情感目标::体会中国传统文人的乡土情节;老舍先生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的确立是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的接受而言,根据以上这些,我将本文的重难点确立如下:5优质文档教学重点:作者选取的景物所传递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理想和处世原则。四、教法、学法散文教其他文体更有主观性、情感性,更宜用“体验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教学。新教材“重视积累,感情熏陶和培养语感”,而科学的方法可以提高效率。①诵读法。入情入境的朗
4、读有利于深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鉴赏散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整体感知时要朗读,品味语言,分析艺术手法时也要朗读。 ②导问法:即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情思。 ③研讨法。在高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课堂内的主题式研究。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新课改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互动性。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到引导和组织作用。语文教学主要是主题式探研。以上三个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 ④、教学手段: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它既便于学生直观,节约时间,又能利用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获取知识的同
5、时能快速进入角色。五、教学过程1、导语:人往往会对同一事物同一地方产生不同感情。在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有不少描写北平的佳作。从汪曾祺的“胡同”到史铁生的“地坛”到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天”,每个人都对北京有自己的一番品读,而今天我们又走进另一位文人的世界,老舍话北京。2、整体感知,美读课文美读全文,初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研习课文——导问法5优质文档(1)阅读思考,想想作者对“北平”的感情可以用怎样的一个字来概括?引导学生找出文眼,作者对北平的“想”。在这一部分当中可能很多学生会选择“爱”这个字,在此,就需要学生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即写此文时,作者身在青岛,所以作者写时已不仅是“爱”,
6、而是由“爱”而升华的想念、眷恋之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2)文中作者两次提到“这个爱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这是否和文意相违背了?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北平爱的浓厚、强烈。(3)那北平到底有着如何的景物让作者如此想念呢?引导学生找准景物特点。在这一环节我将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现代北京与老北京的异同,来帮助学生找准景物。(4)散文一般都通过写景写事写画面来抒发感情。这篇散文也不例外,通过描写一幅北平风俗画来抒发了作者热烈的思乡情怀。作者又是怎样来写北平的景物的呢?(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对比写法)(5)作者没有明确写爱,但在字里行间
7、却处处可以体会到“爱”,引导学生学习以小见大以及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4、研讨—体会中国传统文人的乡土情结(1)作者在写北平景物时,为什么不选择著名的景物来写,而独选街道院落,小花小菜?(导向作者的平民主义)从:“草花儿”是强调它的普通;菜中强调“带泥点的韭菜”;“带着白霜的”果子来体会。从:“采菊东篱下”传统文人的陶氏情结;“像我这样一个贫寒的人……”来体会作者的平民气质源自于的作者自身定位和精神追求:平凡、谈泊。5优质文档(引出作者介绍)老舍,现代“京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