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新 参赛 优质文档.doc

说课稿 新 参赛 优质文档.doc

ID:57583567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7

说课稿   新 参赛 优质文档.doc_第1页
说课稿   新 参赛 优质文档.doc_第2页
说课稿   新 参赛 优质文档.doc_第3页
说课稿   新 参赛 优质文档.doc_第4页
说课稿   新 参赛 优质文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课稿 新 参赛 优质文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可下载编辑的优质文档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一、说教材(一)本单元是一个独立的“印象主义——德彪西”单元,专门介绍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结合欣赏他的作品交响音画《大海》第一乐章,介绍有关印象主义音乐知识,加深对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的认识。德彪西是印象主义的代表,现代音乐的先驱。而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在前面几个章节,学生已经逐一认识了从巴罗克时期的巴赫、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贝多芬、再到浪漫主义时期的舒伯特、肖邦、李斯特,这一单元的出现正好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

2、把握欧洲音乐的历史脉络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二)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观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的思想,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印象主义音乐文化;开拓视野,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感受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让同学们对印象派风格有所把握3、知识与技能:1)会应用其他艺术形式(图画、散文等)表现音乐2)通过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的对比,比较分析音乐。5可下载编辑的优质文档(三)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教学重点:赏析交响

3、素描《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从旋律音色等表现要素上感受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表现音乐。理论依据:新课标中“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和“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教学难点:如何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正确把握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理论依据:新课标中提出“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二、说方法(一)学情分析:我校是省一级达标中学,学生素质较高。具有三年初中课改学习的经验,制作课件及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较强。但由于地处农村,有相当部分同学也来自农村,因此他

4、们平时对于古典音乐,尤其是印象派音乐了解甚少。(二)说教法:律动法、对比法、迁移表现法、讨论法(三)说学法: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采用探究性音乐学习法、参与音乐体验法、小组合作法。三、说程序(一)环节设计整体设计1、本节的总体教学指导思想:“5可下载编辑的优质文档以学生为本,充分挖掘探究性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2、以音乐为本,在体验聆听的基础上,设计具有探究性还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用多种形式表达鉴赏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师生双向互动和教学相长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是:导入新课,揭示主

5、题→交流探讨,展示主题→走进音乐,深化主题→拓展探究,表现(拓展)主题→归纳总结,升华主题。(二)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导入新课揭示主题1、创设情景:播放张雨生《大海》音乐片断。2、请学生用一些词或句描述印象中的海。3、播放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第一乐章的音乐片断,思考:①、音乐片断描写的是怎样的大海?②、这段音乐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引出课题:①、什么是印象主义音乐?②、谁是德彪西?学生按照各自的特长分成四个合作小组围坐学生积极回答学生谈对音乐的理解,回答后肯定学生敏锐的感受力。方便学生间的讨论交流。

6、用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导入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对整个音乐有个初步的印象。自然地引出课题,达到点题的目的。5可下载编辑的优质文档交流探讨展开主题让学生以收集到的关于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的相关资料为基础发言和展示,方式:A、小组内讨论B、师生互动式交流C、学生代表展示师:根据具体的情况做适当的补充,并做引导分析(用课件形式)。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为中心进行分组展示:1、德彪西的生平2、印

7、象主义音乐的起源及特点3、印象主义绘画与印象主义音乐4、印象主义绘画与古典主义绘画根据课标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原则和“创造性原则”,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把课前布置的预习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走进音乐深化主题播放《大海》第一乐章音乐片断,对比赏析《黎明前的大海》乐段与《中午时分的大海》乐段,并附两幅大海图。问题:1、判断两幅图片分别对应哪个音乐片断。2、德彪西描写大海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是什么因素引起大家的联想。3、分析主题音乐4

8、、完整听赏《大海》解说版5、复听《大海》学生从音色、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列表比较分析音乐是如何表现平静与波涛汹涌的大海(课件展示)。在学生复听音乐的过程当中,分做画、写散文诗、律动三组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环节,比较法是音乐教学的一种特殊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注意力,还能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