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pdf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pdf

ID:57591918

大小:605.9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8-28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一、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D)A.杜威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C)A.活动分析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主罗义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C)A.赞科夫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D.列昂节夫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C)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5.(C)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

2、作规范和步骤。A.教学过程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设计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A)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黑格尔7.(A)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A.斯腾豪斯B.泰勒C.塔巴D.奥利沃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A)A.克伯屈B.杰克逊C.巴罗D.杜威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C》)。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怎样编制课程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B)A.工作分析B.课程审议C.活动分析D.职业分析1欢迎下载。精品文档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D)

3、是其中之一。A.行为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C.尝试教学论D.发展性教学论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C)A.从做中学B.反省思维C.主动作业D.问题教学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B)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批判模式D.过程模式14.(C)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A.目标原则B.量力性原则C.过程原则D.思想性原则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C)A.巴班斯基B.布卢姆C.帕克赫斯特D.瓦根舍因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A)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D.

4、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17.“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B)A.一般发展B.自我实现C.全面发展D.情感发展18.(C)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课程与教学目标D.课时目标19.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C)A.普遍主义B.唯科学主义C.实践理性D.解放理性20.(D)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A.课程编制B.课程开发C.课程实施D.课程选择21.“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D)的观点。A.被动适应论B.主动适应论C.滞后论D.超越论2欢迎下载

5、。精品文档2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A)A.整合性B.逻辑性C.个别性D.超体性2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B)A.杜威B.卢梭C.斯宾塞D.夸美纽斯2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A)A.古德莱德B.查特斯C.斯金纳D.杜威2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A)支配。A.技术理性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D.理论理性26.(A)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内在评价27.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

6、(A)A.利维B.泰勒C.布卢姆D.莱斯28.下列各项中(D)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A.随机访问教学B.情境教学C.支架式教学D.问题教学29.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A)A.学术中心课程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D.人格中心课程30.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C)存在的。A.先知者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描述。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3欢迎下载。精品

7、文档目标取向: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过程取向: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主体取向: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含义: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