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553420
大小:202.7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27
《安塞腰鼓-优秀教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合英【教材分析】《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颂歌。作者通过一群朴实得像红高粱一样的茂腾腾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显示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抒发了中华民族挣脱了束缚与羁绊、闭塞与保守后的欢乐和痛快、思索和追求。文章语言如诗如画,极富音乐美。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统一。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显得铿锵激昂,同时还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
2、、段与段间的排比,交错出现,一个接一个,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激情和气势。2.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并了解排比、反复及短句的表达效果。3.品味文章意蕴内涵,发表自己的见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文章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动和力量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过程与方法】看表演、听录音、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学习。【教学重难点】本文既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
3、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又用更多的笔墨写意。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教学重点。【教学设想】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1欢迎下载。精品文档息。学生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教学设计】l朗读(设计说明:
4、通过读能感受到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动。)l揣摩(设计说明:对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关键语句,应当仔细揣摩品味。)l迁移练习(设计说明:模仿课文大量使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的写作方法。)【课前准备】教师:1.腰鼓的表演片段2.课文朗读录音学生:1.掌握生字词2.搜集安塞腰鼓的有关知识及作者的情况【教学过程】(一)导入,礼赞黄土高原(投影:黄土高原画面。附“这里是空旷辽远的黄土高原/四野八荒的尘埃/用五千年的岁月铸造了它/秦皇汉武的战车/商旅西出的驼峰/成吉思汗的铁骑/和五千年的岁月一道踏
5、实了它……),是啊,有人说,这裸着青筋,露着傲骨的黄土高原是一条好汉,而激荡了它血液的安塞腰鼓正是它个性的喷发。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黄土高原之魂——安塞腰鼓!(二)生命之节奏——感受安塞腰鼓组织学生收看安塞腰鼓视频片段,结合课文内容用以下句式说话:提示:“好一个的安塞腰鼓!你看(听)……”1、教师边放视频片段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点拨,突出以下几点:A、火烈的舞蹈场面。B、鼓声的巨大力量。C、茂腾腾的击鼓后生。D、变幻的舞姿。2、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三)生命之华美——欣赏课文美点
6、2欢迎下载。精品文档[一读品语言]1、师:当你置身于黄土高原,置身于雄壮的鼓乐队,亲耳聆听这种澎湃的震撼,你的感觉如何呢?想不想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大家?①.寻找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或感受最深的语段,请用“我喜欢句子,因为”的句式进行评点。教师提示: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等角度入手)教师举例:我喜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句子,因为反义词用得好,在强烈的对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②学生间互相交流③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探究
7、美源小结:作者是如何让文字与表演浑然一体,读起来如此地激越豪放的?铿锵的短句:营造了激越的气氛。排比、反复的运用: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虚实结合:引发读者无尽的遐想。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二读品气势]1、范读:针对课文的5~13自然段组织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把握朗读技巧。2、仿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训练,或自读,力求读出韵律,读出气势。3、演读:安排两组,一人模仿秀,一组合作朗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4、齐读课文的7段或9~13段[三读品内涵]“好一个安塞腰鼓!”
8、作者要赞美的绝不仅仅是安塞腰鼓的壮美!文中有很多句子揭示了安塞腰鼓的深广内涵,把你能理解的结合课文中具体的段落或语句来谈一谈,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3欢迎下载。精品文档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思考后在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在班内自由发言。在讨论发言中,应允许并鼓励学生质疑,也要鼓励其他学生就此展开讨论,进行答疑。因为这种质疑解疑的过程,实际上也正是对文章内涵逐步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一)教师示范,“好一个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