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3).doc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3).doc

ID:57488506

大小:8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24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3).doc_第1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3).doc_第2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3).doc_第3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3).doc_第4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3).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测试卷一、请你给加点字注音。(10分)慎重重叠静谧搜索触角二、你能写出本单元你积累的四字词语吗?注意把字写漂亮。(10分)                                                 三、连连看。(6分)洁白宁静的住宅慎重地选择宽敞明亮的病房倾斜的工具不可思议地吻合挖掘的道路四、给生字找朋友,连起来组成词。要认真呦!(9分)慎静豪无隐重触痕倾谧放重藏聊角斜叠迹五、课内积累(9分)努力吧!相信你能行。1、知识在于积累,学习本单元的同时,你积累了几个好句子

2、?你能把你最喜欢的句子介绍给大家吗?(3分)2、积累运用。(6分)花期歌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这是十二花期歌,你能分别写出有哪些花期歌谣吗?想一想它们都在哪个月。送你一片智慧花瓣!六、精彩再现。你知道胸有成竹的意思吗?你能用它再说句话吗?(6分)胸有成竹:胸有成竹:七、五彩缤纷。同学们,生活处处皆语文。你注意了吗?请你摘录你在大街上、电视节目中见到的反映科学知识的宣传标语或者广告词,赶快动笔写写吧!(5分)八、阅读直通车。(20分)枣树春天来了,杨树、柳

3、树都发芽了,惟独枣树在懒懒地睡懒觉。它一不出叶,二不开花,树干上爬满了密密的皱纹,像老人的脸;长满了小黑疙瘩的枝枝杈杈,静静地伸向天空。它默默无闻,长得一点儿也不起眼。一直到四月,不几天就抽出了几片叶,那淡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真是新鲜可爱。接着枣树开花了,六个尖尖的花瓣,像是金黄的六角小星星。它能混在树叶中,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招来了许多蜜蜂。听大人说,枣花蜜还是上等蜜呢。枣花一落,就长出枣来了,绿色的,像一粒糖豆豆,不太好吃。这小青枣,长得慢极了,老也不变红。到了秋天,枣长大了,像麻雀

4、蛋圆滚滚的,也变红了,像小玛瑙球,红亮亮的。远远望去,绿叶中缀满了一只只小“红灯笼”,真美呀!那脆生生的红枣一吃到嘴里,立刻就有一股甜味往嗓子眼里钻,把嗓子都刺痒了。啊!枣树,春天到来时,你不像杨树、柳树那样的早早的就换了绿稠袍,争着比漂亮。但到了秋天,你却献给人类脆甜的果实。这种高尚的品质,真值得赞颂啊!1、你能找出短文中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吗?(2分)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分)默默无闻:缀满:赞颂:3、你喜欢短文中的哪个段落?把它写出来吧!(2分)加油呀!成功就在眼前。4、读了这篇

5、短文,你有什么收获?(2分)5、根据短文填空。(6分)短文是按照枣树的生长顺序写的,先写了枣树的(),接着写了枣树的()。又写了枣树的(),最后写了枣树的()。和()、()对比,赞美了枣树的高尚品质。6、你能在短文中找出两个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吗?(2分)7、读了短文,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至少写出三个问题。(3分)加油呀!成功就在眼前。九我的习作(25分)要求: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的回忆一下,请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

6、来。题目自己拟定。评价部分评价项目自我感觉朋友直言师长指导综合表现小刚的学校要举行一个比赛,可把他给难住了,你能帮助他吗?请先看看题目吧!“有很多古诗中都运用了修辞方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夸张,等等。请你也来找一找,写一写。比比谁的积累多,方法多!根据自己的表现来评价一下你的水平如何?可要加油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