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460510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22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5.3《长方形的面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53页“长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总结出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2、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教学思路: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用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
2、生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感悟到“长×宽”的算理。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两次探究活动:一是猜测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二是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在这两次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猜测、观察、思考、操作、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中,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定向1、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如何用面积单位来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课件演示:2、出示一体育场的俯视图。提出:如何知道这个体育场的面积?用面积单位去摆方便吗?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师说明:求长方形的面积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
3、一道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回顾用摆面积单位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作好方法上的铺垫,同时创设用摆面积单位算体育场面积不方便的情境,制造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二、自主体验1、回顾旧知,引导猜想回顾:长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猜想:长方形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预案一:学生猜测与长和宽有关。课件出示(长相等、宽不同和宽相等、长不同的两组图形):(1)(2)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长一定,长方形的宽越长,面积越大;宽一定,长方形的长越长,面积越大,从而使学生明确长方形面积的大小确实与它的长、宽有关系。预案二
4、:学生猜测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有关。教师应指出该猜测有一定道理,课下来研究。(通过猜测、观察,让学生感知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长、宽有关系,这为后面研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否则学生在后面自主操作就没有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猜想能力。)2、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提出问题: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宽之和的2倍,那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提供的若干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拼摆4个不同的长方形,边摆边填表,摆完后先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三个问题:①这几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怎样摆的?②面积
5、分别是多少?怎样得出来的?③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学生分小组操作实验。三、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他小组补充。若出现面积单位不够用的问题,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讨论出解决的方法:A:可以画格子;B、可以只沿着长摆一排,沿着宽摆一列……在交流中教师要根据小组的汇报适时追问:①每行个数与长有什么关系?②行数与宽有什么关系?③总个数与面积有什么关系?④认真观察表中的数据,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与它的长宽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关系呢?四、归纳提升师生共同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长×宽表示的是长方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即“长方形的面
6、积=长×宽”。(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知了每行摆的个数与长的关系、摆的行数与宽的关系,再通过交流,从而很好的理解了长×宽实际上表示的是长方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感受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和简便性,进而体验到在探索过程中的快乐,同时对于面积单位不够用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自测反馈1、基本练习:2厘米3厘米6厘米4厘米做完后共同订正。2、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出示情境导入时的体育场图,让学生求出面积。3、课后延伸教师出示周长一定的一组长方形和面积一定的一组长方形。提出:刚才有的同学猜测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有关。是不是这样呢?
7、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研究。六、反思总结本节课根据自主课堂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加强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一个数学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作为老师应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拓宽问题的思考空间,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动向,不断的给予启示,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完善结论,学生才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知识才会建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