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循环系统说课讲解.ppt

概述--循环系统说课讲解.ppt

ID:57456373

大小:2.01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8-22

概述--循环系统说课讲解.ppt_第1页
概述--循环系统说课讲解.ppt_第2页
概述--循环系统说课讲解.ppt_第3页
概述--循环系统说课讲解.ppt_第4页
概述--循环系统说课讲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概述--循环系统说课讲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循环系统疾病及护理概述循环系统流行病学心: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泵”动脉:运送血液离开心的血管。毛细血管:几乎遍及全身。物质交换的场所。静脉:引导血液返回心的血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动脉----阻力血管毛细血管----功能血管静脉----容量血管1、体循环(大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全身各部之间的循环路径。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和各级动脉分支─→全身各器官的毛细血管─→小、中静脉-→上、下腔静脉(大静脉)-→右心房。功能: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血液循环的径路2

2、、肺循环(小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肺之间的循环路径。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及肺内各级分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肺内各级肺静脉属支-→肺静脉-→左心房。功能:完成气体交换。心脏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肌细胞普通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特殊心肌细胞产生和传导冲动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激动,维持正常的心脏搏动节律二、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物质运输:将营养物质、氧气、激素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并将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往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

3、。三循环系统疾病特点突变性多变性来势凶险有诱发因素三循环系统疾病特点突变性多变性来势凶险有诱发因素心脏和血管病变,合称为心血管病三循环系统疾病特点突变性多变性来势凶险有诱发因素缺血、感染、发育畸形、动脉粥样硬化、内分泌代谢异常及某些全身疾病四心血管病的分类病因分类:先天性和后天性病理解剖分类:心内膜病、心肌病、心包疾病、大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分类:是对疾病引起的功能改变的诊断,如心衰、休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常见症状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心源性晕厥一、心源性呼吸困难定义:心功能不全时,主观上感到空气不

4、足,呼吸费力,出现发绀、呈端坐呼吸。客观上出现呼吸频率、幅度或节律的改变。最常见的病因为左心功能不全。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见于左心衰,其发生机制是肺淤血导致肺组织的水肿,使气道的阻力增加,肺泡弹性降低,吸入少量气体就使肺泡壁的张力增高到引起反射性呼气开始的水平。呼吸困难,浅而快。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1、劳力性呼吸困难2、端坐呼吸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返回劳力性呼吸困难机制:运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左心房压力升高,加重了肺淤血所致。特点: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出现,呼吸急促。是左心衰最早出现的症状。返回端坐呼吸机制:

5、是肺淤血达到一定程度时,呼吸困难加重,患者被迫采取的一种体位,用以减少回心血量,使肺淤血减轻,降低膈肌位置,使肺活量增加,以缓解呼吸困难。特点:由于平卧时极度呼吸困难,而必须采取的高枕、半卧位或坐位,以解除或减轻呼吸困难。返回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机制:①平卧位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量加重;②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冠状动脉收缩,回心血量减少,心功能降低;③小支气管收缩,肺泡的通气减少;④膈位高,肺活量减少;⑤呼吸中枢的敏感性降低,对肺淤血引起的轻度的缺氧反应迟钝,当淤血加重,缺氧加重时,才刺激呼吸中枢出现应答反

6、应。下一张特点:左心衰患者夜间入睡后因突然憋气而惊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伴有哮鸣音,心率增快,呈奔马律。“心源性哮喘”返回2.常用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有肺部感染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衡有关(3)焦虑与呼吸困能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睡眠、病情呈加重趋势有关3.护理措施及依据(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有肺部感染有关1休息与体位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活动量和体位2病情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紫绀、血气分析3用药护理:强力、利尿剂、抗感染。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7、防止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肺水肿。24小时输液量应控制在1500ml以内为宜,输液滴数每分钟20-30滴为宜。4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纠正缺氧对缓解呼吸困难、保护心脏功能,减少缺氧性器官功能损害有重要的意义。(2)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衡有关1评估活动耐力2制定活动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卧床休息床边活动病室内活动病室外活动上下楼梯3监测活动过程中的反应4协助和指导病人生活自理5出院指导二、心源性水肿1定义:液体在组织间隙过多集聚。最常见的原因为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特点:早期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凹陷性水肿,重

8、者可延及全身,出现胸、腹水。发生机制:1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率过滤降低,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水钠潴留。2体循环静脉压增高,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3淤血性肝硬化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胃肠道淤血导致食欲下降及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继发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2护理评估病史评估身体评估心源性水肿的特点3.常用护理诊断(1)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