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课件.ppt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课件.ppt

ID:57448057

大小:61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8-19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课件.ppt_第1页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课件.ppt_第2页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课件.ppt_第3页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课件.ppt_第4页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实验方法1、检验程序菌落总数检验程序:检样→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各以1ml之量分别入灭菌平皿内→每皿内加入460C适量营养琼脂→菌落数→报告2、检样稀释及培养(1)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或25ml)剪碎以后,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r/min~10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

2、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下同),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3)另取1ml的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4)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0C营养琼脂培养基[可放置在((46±1)0C)水浴锅内保温]注入平皿15ml~20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

3、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6)等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0C恒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倍数,即得1g(1mL)样品所含菌落总数。3、菌落计算方法(1)菌落计数方法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2)菌落计数的报告①平板菌落数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

4、其余的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平皿内如有链状菌落生长时(菌落之间无明显界线),若仅有一条链,可视为一个菌落数;如果有不同来源的几条链,则应将每条链作为一个菌落计。②稀释度的选择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若有两上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两者之比如何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或等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字。若所有稀释度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5、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其中一部分大于300或小于30时,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③菌落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其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思考题及实验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