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三种退热法.doc

中医常用三种退热法.doc

ID:57397457

大小:1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15

中医常用三种退热法.doc_第1页
中医常用三种退热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医常用三种退热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常用三种退热法中医常用退热三法中医常用三种退热法通腑泄热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退热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如病人出现高热汗出,大便不通,腹胀、腹痛拒按,甚至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脉滑有力时。常用大黄、芒硝等药,或将其配入清热方剂中,以通利大便,泻下热结,使邪热从下而去,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再者,通便去火,又能保护阴液,犹如防止火太旺而将水烧干。)三法皆宜于实热证,不宜于虚热证;临床可单独应用,如能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应用则退热效果会更好。另外,病人高热大汗时,中医并不主张用冰袋等冷敷法,以免影响出汗,反不利

2、于退热。疏散退热即用药性辛散的药物来退热一是发汗退热法,适于表证发热,常见发热与恶寒并见,无汗或有汗不畅,这是由于体表受外邪困遏引起的发热,因受邪性质的不同和病人体质的差异又可分为两种证型风寒表证恶寒明显,一般无汗,且兼有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喉不痛,脉浮紧等常用辛温发汗药,如麻黄、桂枝、羌活等通过发汗散邪,使邪热外达,发热随之减轻,从而达到退热之效,符合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所说的“体若燔炭,汗也而散”的治则,发汗法对无汗高热者尤其有效。发汗退热虽十分常用且有很好的退热作用,但过汗能损伤津液,故

3、对体虚病人应慎用。风热表证发热明显,一般有汗,且兼有头痛,口渴,咽喉肿痛,脉浮数等常用辛凉发汗药,如柴胡、升麻、薄荷等二是升散退热法,适于内有郁热的病人,因邪热内郁于里,常表现为发热,胸膈烦热,口干唇裂,面色红赤,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脉数等,可于清热方剂中酌加薄荷、升麻等以加强疏散清热之功,此符合《黄帝内经》所说的“火郁发之”的治则。热者寒之即用药性寒凉(甘寒或苦寒)的药物来退热 主要适用于发热而不恶寒的病人。如见高热不退,汗出较多,口渴喜冷饮,脉象洪大而数时,为热盛津伤,宜用甘寒退热法,用药如石膏、生地、麦冬等;

4、本法用药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应注意适可而止。如见高热烦躁,口燥咽干,便秘尿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热毒炽盛,当用苦寒清热法,用药如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