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处理第四章:动校正及叠加课件.ppt

地震数据处理第四章:动校正及叠加课件.ppt

ID:57391963

大小:3.89 MB

页数:54页

时间:2020-08-15

地震数据处理第四章:动校正及叠加课件.ppt_第1页
地震数据处理第四章:动校正及叠加课件.ppt_第2页
地震数据处理第四章:动校正及叠加课件.ppt_第3页
地震数据处理第四章:动校正及叠加课件.ppt_第4页
地震数据处理第四章:动校正及叠加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数据处理第四章:动校正及叠加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动校正及叠加(NMOandStack)本章内容第一节动校正(normalmoveoutcorrection)第二节水平叠加第三节剩余时差及叠加特性第四节水平叠加存在的问题第一节动校正反射波传播时间是地层深度、倾角、介质速度及炮检距的函数。动校正目的:消除炮检距(与观测方式有关)对传播时间的影响。动校正基本假设:均匀介质或等效均匀介质。正常时差:由炮检距引起的时差。反射波时距曲线:(1)共炮点:当倾角=0时,为水平地层;当倾角<>0时,时间最小点向上倾方向偏移,其横向距离为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是以炮点位置的法向深度d为参数的双曲线。(2)共中心点:炮点法向深度ds与中心点法向

2、深度dm之间的关系:其中:是动校正速度;它表示反射波的横向视速度,界面倾斜时,它大于地层速度;界面水平时,它等于介质速度。共中心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是以中点位置的法向深度d为参数的双曲线。是中心点M的法向双程旅行时,当倾角为0时,则退化为中心点M的垂向双程时。一、动校正的概念(4-1)式中x—炮检距;v—界面上覆介质速度;t(x)—x处的地震波旅行时;t(0)—0处的地震波旅行时。反射波时距曲线只有当界面为水平时,共深度点D在地面的投影与中心点M重合。在多次覆盖勘探中,多个炮检距上都接收到来自共深度点的反射波,但反射波在不炮检距的到达时间不同,由于零炮检距反射波与与地下构造有直接对应

3、关系,因此需要将非零炮检距上的反射波旅行时校正到零炮检距旅行时,其时差为:(4-2)这种时差称为正常时差或动态时差(在同一道上,正常时差是反射时间的函数,不同的反射时间,正常时差也不相同,动校正就是把所有的反射波校正到各自的法向时间t0上,所用的叠加速度与地层倾角、深度和上部地层介质有关,相当于等效视速度。)将不同炮检距的反射时间校正到零炮检距反射时的过程称为动校正。“动”的概念体现在同一地震道上不同反射时间的动校正量不同。动校正量是反射时间、炮检距和地层速度的函数,它通常随炮检距递增,随深度和速度递减。CDP道集速度正确同相轴校直速度偏大校正不足速度偏小校正过量单层水平反射界面

4、,动校正速度=上覆介质的层速度;水平层状介质和更复杂的上覆构造,动校正速度与上覆地层速度之间的关系较复杂,反射波时距曲线的轨迹也不再是标准的双曲线。二、水平层状介质的动校正左图为N层水平层状介质模型vi表示第i层的层速度;Δti表示地震波在第i层的垂直双程旅行时间;地震波由震源S点出发,到达反射点D后返回接收点G;地面中心点M与反射点D在同一铅垂线上;炮检距为x。水平层状介质的反射时间t不能表示为炮检距x的显函数,可近似展开为:式中c2、c3—与地层厚度和速度有关函数;vrms——均方根速度。(4-3)(4-4),上式表明,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共深度点反射波时距曲线,不再是标准的

5、双曲线。当排列较短、炮检距小于反射点深度时,截断(4-3)式中的高次项,时距曲线可近似为:(4-5)短排列近似条件下,水平层状介质的动校正速度近似为地层的均方根速度。三、单一倾斜层的动校正地震波从震源点S出发,传播至反射点D,再返回接收点G。中心点M不再是反射点D沿界面法方向在地表的投影。CMP(共中心点)道集不严格等价于CDP(共深度点)和CRP(共反射点)道集。CMP道集中的反射波不再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单一倾斜层反射波时距曲线:(4-6)动校正速度为:(4-7)该方程是双曲线方程地层倾斜,动校正速度大于上覆地层的层速度,产生剩余时差。三维情况,设地层倾角为φ,炮点和检波点连

6、线方向与地层倾向的夹角,即方位角θ,地层在炮检方向的视倾角φ’,有:动校正速度为:三维倾斜地层,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为:(4-8)(4-9)(4-10)四、任意倾斜层状介质动校正地震波从震源点S出发,传播至反射点D,再返回接收点G的旅行时t与炮检距x的关系。中心点M自激自收的反射点D’与炮检距为x的反射点D不再是同一反射点。CMP道集中的反射波来自于一段界面的反射,而不是同一点的反射。Hubral和Krey(1980)导出了下面的反射波时距方程:(4-11)其中(4-12)(4-12)为单倾斜层时,式(4-12)变为为水平层状介质时,式(4-12)变为当地层倾角不大、排列较短,任意

7、倾斜层状介质反射波时距曲线仍可近似为双曲线(4-13)五、数字动校正方法和动校正拉伸设Δt为采样间隔,炮检距为x的地震记录为yx(iΔt)(i=1,…,N),动校正速度v(iΔt)(i=1,…,N),动校正后的地震记录为yo(iΔt)见下图,第k个点yo(kΔt)应为(4-14)其中(4-15)并未落到的离散样点上,而是在kx和kx+1之间,即无时刻的样值,需要利用相邻几点样值内插或用采样定理来恢复。*1、数字动校正方法采样定理恢复公式:(4-16)2、离散动校正对地震记录波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