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384578
大小:6.75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8-14
《《论语》讲解3—论孝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百德孝为先——《论语》论孝孝感动天舜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gǔ)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孝据统计,《论语》中,孝出现19次;父出现25次;母
2、出现10次一、“孝”是什么?“孝”字是上下结构,“上有老,下有子”。“老”代表着年老的双亲,“子”代表子女。“孝”即是“做子女的,顺承父母”;同时“子”背着“老”,涵意即说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关怀之意。儒家是诸子百家中最强调孝顺的学派,认为孝顺是人性最自然的发展。儒家亲孝观:(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事孰为
3、大?事亲为大”。“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11•5子曰:“孝哉闵(mǐn)子骞(qiān)!人不间(1)于其父母昆(2)弟之言。”【注释】(1)间:非难、批评、挑剔。(2)昆:哥哥,兄长。【译文】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评析】一个人是不是孝,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父母兄长以及邻居说了算。见出孝在当时就是光荣模范的人物了。二、孝顺要怎么做?1、无违:不违背礼(合乎礼)2•5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樊迟(2)御,子告之曰:“孟孙
4、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2、养亲:在物质生活上高度关怀和用心赡养、护理父母(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5、。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是以为孝乎?”3、敬亲:和颜悦色,发自内心的孝敬4、安亲(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5、终身敬孝(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三、父母有过错怎么办?(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
6、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有过错时,要委婉地劝,阻绝不能盲目顺从,儒家不主张盲目的孝顺。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四、孝顺的意义(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孝与政治的关系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推而广之影响到政治上,也是一种参与政治
7、提倡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可预防犯上作乱,求得政治上的稳定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感受母爱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屏障;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哪里,他都伴你延伸,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感受父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