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373414
大小:2.26 MB
页数:59页
时间:2020-08-13
《电动转辙机电路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交流转辙机控制电路为满足列车提速后对行车安全的要求,在车站正线改换为重型道岔 (又称提速道岔)后,道岔的转换和锁闭装置有的改用S700K型交流电 动转辙机,以及L700H型和ZYJ7型电动液压转辙机。(一)、设备特点:1.道岔机械锁闭采用外锁闭装置。2.道岔两根尖轨分开动作。3.对道岔尖轨采用两点牵引。4.以三相交流电动机作为动力,控制电路基本原理相同。(二)提速道岔组合交流转辙机需设专用的提速单动道岔组合TDD及提速双动道岔组合TSD,每组固定心轨道岔增加一个提速道岔辅助组合TDF,每组可动心轨道岔增加两个提速道岔辅助组合,双动道岔算两组。组
2、合类型见表3-1。(二)提速道岔组合组合内继电器型号:1DQJ: JWXC-H125/0.44; 2DQJ: JYJXC-135/220;1DQJF: JWJXC-480; SJ: JWXC-1700;1SJ、2SJ: JWXC-1700; AJ: JWXC-1700;DCJ、FCJ: JWXC-1700; DBJ、FBJ:JPXC-1000;DBJF、FBJF:JWXC-1700; BHJ: JWXC-1700;TJ: JSBXC-850; BB、BB2: BD1-7;TDD和TSD组合依照DD和SDZ组合的排列方法进行
3、排列。TDF组合不要求靠近TSD组合,集中排列TDF组合时要考虑组合相应熔断器容量。普通双动道岔改为提速道岔时,双动道岔联动改作单独动作,尖轨与心轨单独动作,表示电路也单独动作。(三)断相保护器(DBQ)1.设置目的:交流转辙机采用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电压为380V。为防止在三相交流电源断相情况下烧坏电动机,在交流转辙机控制电路中设有DBQ。2.DBQ组成:DBQ由三个电流互感器,桥式整流器和保护继电器BHJ三部分组成。三个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线圈分别串联在交流电路中,二次侧线圈头尾相连,经二极管桥式整流后,输出端接BHJ。3.工作原理:三相交流电源正常
4、供电,电动机线圈中有不平衡的三相电流流过,电流互感工作在磁饱和状态,二次侧感应电流再经桥式整流后输出直流电,BHJ由于得到直流电而励磁吸起,用BHJ的接点作为道岔控制电路的条件。当道岔转换到底后,由于三相负载断开,BHJ复原落下。4.故障分析:三相交流电源出现断相故障时,如图3-6所示。若B相断电,则为A、C两相供电,其线电压加至电流互感器一次侧,而二次侧两互感器电压相反,桥式整流无输出,使BHJ落下而断开1DQJ电路和三相交流电动机电路,防止因断相运行而烧坏电动机。(四)、道岔工作原理:提速道岔启动电路如图3-7,该电路为S700K型交流转辙
5、机控制电路,用于转换道岔尖轨。1.进路式操纵,道岔由定位向反位转换:⑴.1DQJ励磁电路:KZ→CA61-63→SJ81-82→1DQJ3-4线圈→2DQJ141-142→AJ11-13→FCJ61-62→KF。 1DQJ吸起后,1DQJF随之吸起。1.进路式操纵,道岔由定位向反位转换:⑵.1DQJF励磁电路:KZ→1DQJF1-4线圈→TJ33-31→1DQJ32-31→KF。 1DQJ励磁吸起,经SJ检查区段空闲、进路在解锁状态后,由1DQJF接通2DQJ转换电路。⑶.2DQJ转极电路:KZ→1DQJF31-32→2DQJ2-1线圈→AJ11-13→FC
6、J61-62→KF。三相交流电动机电路1DQJ、1DQJF励磁吸起,2DQJ转极后构成三相交流电动机电路,A、B、C三相交流电源经RD1~RD3进入保护器DBQ,接通电动机定子线圈,电路分别是: ①.A相→RD1→DBQ11-21→1DQJ12-11→X1→电动机A线 圈; ②.B相→RD2→DBQ31-41→1DQJF12-11→2DQJ111-113→X4 →转辙机接点11-12→电动机C线圈; ③.C相→RD3→DBQ51-61→1DQJF22-21→2DQJ121-123→X3 →转辙机接点13-14→遮断开关K→电动机B线圈
7、。三相交流电动机相序为A、C、B,电动机反转。电动机转动时三相电流经DBQ,使BHJ吸起,接通1DQJ自闭电路。⑷.1DQJ自闭电路:DZ→R3→1DQJ1-2线圈→BHJ32-31→1DQJ32-31→KF。电动转辙机转换完,无电流流经DBQ,BHJ落下,断开1DQJ电路,随之断开1DQJF电路。⑸.FBJ励磁电路:FBJ励磁电路在电源正半周接通。 正半周: BDII-3→R1→1DQJ23→2DQJ133→DBJ1-4线圈→X5→转辙机接点41-42→电机线圈C→电机线圈A→X1→1DQJ13→BDII-4。⑸.FBJ励磁电路:负半周: BDII-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