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

ID:5736161

大小:3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23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_第1页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内容摘要: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同时它也是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有的,没有民族性,但思维方式具有民族性,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对汉英语言的表达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性汉英语言表达方式影响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但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但又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按语言谱系分类,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两种语言所属的两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由于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各自用独特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和

2、改造世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体系,孕育出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国人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直观性。这些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汉英语言表达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东西方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来讲,对语言表达的影响可以从汉英语言交谈过程中考虑问题的主题还是客体方面得到论证。中国人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考虑对方的感情。如“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如:“CanIhelpyou?”“WhatcanIdoforyou?”相比之下,汉语的表达

3、方式更有利于拉近和交谈双方的感情和距离。另外,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而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人建议患感冒的人马上去看医生,表示真诚的关心。而西方人不认为病人的病情有多严重,只要回答:“I'amsorrytohearthat”就可以了。从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方面来讲,中国人善于整体思维而西方人善于个体思维,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主要有英语表达的明晰性和汉语表达的模糊性,汉英表达的逻辑顺序不同两个方面。汉英语言表达的明晰性与模糊性差别可以从词汇和句子两方面论证。如在词汇方面,汉语中只有“骆

4、驼”一个词,它相当于英语中的camel,但在英语里“骆驼”还可以细分为dromedary(单峰骆驼)和Bactrian(双峰骆驼)。在中国古代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语言现象,如针对“马”这一动物,“儿马“是指公马,“骒”是指是母马,“驹”是指小马等,但在汉语尤其是汉语口语的演进过程中表达方式得到简化。从句子这一表达层面上讲,汉语中会有这样的表达——“你吃饭了吗?”“饭”可以指“早饭、中饭、晚饭”,确定这个词的含义要靠语境和语感。但在英语表达里,却有breakfast、lunch、supper之分。此外,有的表达方式却是例外的。如汉语亲属称谓里把和爸爸同辈份的男性亲属分为伯父、叔父、

5、舅父、姨父和姑父,但在英语里却统称为“uncle”,女性亲属称谓也同样如此。另外,汉英表达的逻辑顺序不同。如英语中时间的表示法习惯上从小处着眼,由小到大,即分、时、日、月、年;而汉语则是从大处着眼,由大到小。汉语说1999年8月1日上午4时30分,英语则为4:30AMAugust1.1999。另外,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在语言上,中国人在说明问题时会运用比喻暗示的方法,让人们产生联想,以达到某种教育意义。中国的俗话成语中到处可见这样的例子,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等,而英语民族习惯于逻辑思维,喜欢用意义明确的具体的词来表达。举个例子来对比这两种思维和受其

6、影响下的表达方式。汉语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来表达“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的意思,英语中“Makestillfurtherprogress”也表达同样的意思,但用的是意义明确的具体的词,远没有汉语表达的形象生动性。总之,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东西方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形成了汉英语言的不同特点。在今天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了解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对两种语言表达的影响,可以促进中外之间更好的交流。参考资料:[1]、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第一章第二节,1997年4月版

7、;[2]、马冬编著《中外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第二章第二节、第三章第四节、第六章第十一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3]、刘艳春著《语言交际概论》第四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4]、钱厚生著《英汉问候语告别语对比研究》第四章第二节,商务印书局1996年1月版;[5]、罗振西《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语言的影响》,载于《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12月第6期;[6]、侯菊英《东西方思维方式之比较》,载于《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4期,2002年12月;[7]、刘雯祺《东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