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1(有答案版).pdf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1(有答案版).pdf

ID:57357699

大小:824.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12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1(有答案版).pdf_第1页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1(有答案版).pdf_第2页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1(有答案版).pdf_第3页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1(有答案版).pdf_第4页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1(有答案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1(有答案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精品一、《寡人之于国也》: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梁惠王的疑问是:,?孟子则强调:。孟子告诉梁惠王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出孟子实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的句子:初步措施:①,。(农业不违农时方面的);②,。(渔业方面的);③,。(林业方面的);根本措施:④,,。(纺织方面的);⑤,,。(牧业方面的);⑥,,,。(农业生产粮食方面的);⑦,,。(兴办教育)。前面的1——6是属于从保民角度提出了六条措

2、施,7是属于从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条措施。3.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与“”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二、《劝学》: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3、“,;,。”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可编辑-精品6、《荀子·劝学》中“,。”,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的境界。8、《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9、《荀子•劝学》中“,。”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

4、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10、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11、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12、《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13、《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

5、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14、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1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三、《过秦论》: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外政策的句子是:,。,。2、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

6、的概括。3、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可编辑-精品是:,,,。4、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5、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6、文中,。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7、文中,,。三句极言陈涉的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8、贾谊用“,,,。”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9、作者用,,,。聊聊四句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势力由弱到强,最终统治诸侯,长及百年的历史。10、文章结尾一段在列举了

7、陈涉的诸多弱点后,总结出了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结论:,,11、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四、《师说》:1、《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师说》中陈述择师标准的句子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师说》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5、《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

8、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6、我们无论学习还是做学问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否则就会变成《师说》中作者批判的对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吾未见其明也。”7、《荀子•劝学》篇中指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