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理财案例分析 (19).pdf

公司理财案例分析 (19).pdf

ID:57350145

大小:224.9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12

公司理财案例分析 (19).pdf_第1页
公司理财案例分析 (19).pdf_第2页
公司理财案例分析 (19).pdf_第3页
公司理财案例分析 (19).pdf_第4页
公司理财案例分析 (19).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司理财案例分析 (19).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案例使用说明引导案例讨论目的: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了解资本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看待一个企业不能单单从现存角度出发,而是要长远地看问题,谷歌斥5000万德巨资来激励中小企业尝试搜索营销,肯定是看到它背后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搜索引擎由于给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便利,正在被90%的人所利用,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组织,进行搜索是必然,关键的选择怎样的工具。互联网的日趋发达和人们购买决策网络化等诸多因素,使得搜索营销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根据目前的市场变化,发挥搜索营销的优势已成为企业能否有效寻找客户、迅速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谷歌此项激励计划意在帮助中国

2、中小企业借助互联网赢得商机、开拓市场。借助该计划,企业可以免费试用谷歌搜索引擎营销,零成本体验到谷歌国际化的搜索营销平台和强大的技术优势所带来的营销机遇,相信对于很多企业有巨大的吸引作用,同时谷歌为中国企业更多了解谷歌搜索营销平台的优势提供了便利,这项计划显然达到了一个双赢的局面。点评:完善公司治理的同时,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案例分析1讨论目的: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了解并购对于双方的不同意义。分析:对于汇源收购案被否的结果,自然是欢呼声一片。还有人认为,真正受益的不只是某个民族产业,还有中国广大的消费者。如果此案获通过,消费者选择的空间将被大大压缩,讨价还价的能力也被大大降低,消费者的口

3、味和付费,都将被可口可乐所单方面规定。中国饮料市场并不是一个战略性市场,而还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市场,其上游的浓缩果汁主要由国内企业掌控,而下游消费领域也是充分竞争。即便可口可乐有垄断,也只能是在中端。汇源并购案被否,此前一直对并购案持强烈反对态度的国内果汁业自是喜不待言,但是作为当事一方的可口可乐公司似乎也并没有感到过于难受。可口可乐公司对结果表示了遗憾,并表示不继续有关收购行动。对可口可乐而言,收购被否决对其扩展大中华业务有所影响,但随着股票市场自去年不断受环球经济冲击,汇源果汁的市值不断不滑,其当初建议价现今来看实在溢价太高,所以并购案被否对可口可乐是个好消息。可口可乐可以保留更多资金作

4、未来收购计划,作价成本或较收购汇源为低。也有人对政府否决这起交易的时机表示不解:正当中国企业在国外准备收购各种矿产资源之时,中国却如此强硬地否决一起知名跨国公司的收购,难免会引起对中国市场开放和保护主义的批评。其实,当天一些外国媒体已发表了相关评论。路透社的报道认为,这个中国《反垄断法》自去年8月1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或会影响到中资机构海外的收购以及今后跨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的方向。《华尔街日报》也表示,中国商务部周三宣布的上述决定是历经多年才得以出台的中国《反垄断法》遇到的第一项重大挑战,并将给中国并购市场乃至外国在华投资业务带来“寒蝉效应”。该决定还将加大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

5、难度。否决汇源并购案并不是保护主义。在此全球性经济危机时期,强迫命令本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收缩对外投资,政府救援企业以不对外投资、不关闭在本国工厂等为条件的,这才叫保护主义。如果说中国的外资政策有什么问题的话,最大的问题不是保护主义,而是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只要实事求是平心静气地审视这件案子,理性的投资者理当就此对中国的商业和法制环境加分,而不是抨击。因为这个结果证实了中国《反垄断法》的严肃性,有关部门没有以“加大利用外资力度”之类理由扭曲法律,而法制的可预期性正在构成一个国家商业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从商务部上报、立案的案例数量来看,仅一例完全否决的案例,并不能说明此举就释放出了不利于引进和

6、利用外资的信号。相反,对于中国政府而言,第一次依法做出反垄断的否定裁决,对于合理健康的利用外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需要在此收购案结果公布后做好对国内外的解释工作,告诉外国投资者,这并非意味着中国对符合条件的外资收购关闭大门,并非中国要搞贸易保护主义。在反垄断方面,中国政府对各国企业一视同仁。点评:企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进行并购,有时未能如愿,有时即使如愿结果也不尽然,所以并购前要谨慎。案例分析2讨论目的: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了解资本市场的竞争行为。分析:国际的经济早已经是一场艰难的战争,为铁矿石,我们已经多支付了成千亿成千亿的高昂成本。过去我们不清楚国际矿业巨头为何有如此大的底气,现在

7、我们完全明白了,一场商业谈判,自己的底线完全被出卖,还有什么好谈的?这样的案例,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当初李鸿章签署的马关条约,唯一不同的是,日本人当时采取了技术手段,对我们的底线一清二楚,而这一次,澳大利亚人,用的是汉奸!有人在那里讨论,这是商业贿赂呢?还是窃取的国家机密?不要忘了,这一次可不是宝钢一个企业在和矿山们谈,而是中钢协代表整个中国的钢铁行业在和力拓谈,这时候它们窃取我们的谈判底线,侵犯的难道不是我们的国家利益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