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教学课件:结核病.ppt

儿科学教学课件:结核病.ppt

ID:57332189

大小:976.00 KB

页数:75页

时间:2020-08-12

儿科学教学课件:结核病.ppt_第1页
儿科学教学课件:结核病.ppt_第2页
儿科学教学课件:结核病.ppt_第3页
儿科学教学课件:结核病.ppt_第4页
儿科学教学课件:结核病.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学教学课件:结核病.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结核病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董琳一、概述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受累,但以肺结核最常见。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人类的重要杀手。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多药耐药结核菌株(MDR-TB)的出现,全球结核病疫情开始回升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2002年,WHO认定22个国家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我国位居第2位1997年,WHO将每年3月24日定为世界结核病日病因结核菌属分支杆菌属,具抗酸性,为

2、G+需氧菌对外界抵抗力强,可长期生存并保持致病力分裂繁殖缓慢,在固体培养基上4-6周才现菌落分为4型,对人类致病主要为人型和牛型,其中人型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流行病学1.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规范治疗2-4周后,随着排痰量减少传染性降低2.传播途径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吸入带结核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即可导致感染,形成肺部原发灶少数经消化道传播,产生咽部或肠道原发灶偶可经皮肤或胎盘传播流行病学3.易感人群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社会经济落后等儿童发病与否取决于:1)细菌的毒力及数

3、量2)机体免疫力:患麻疹、百日咳、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病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好发3)遗传因素:单卵双胎儿、亚裔、身材瘦长者、具HLA-BW35抗原者易感发病机理小儿初次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展为结核病,主要与细菌的毒力和数量、机体的免疫力有关机体感染结核菌后,在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亦产生变态反应,两者密切相关,均由致敏T细胞所介导,是同一细胞免疫过程的两种不同表现发病机理1.细胞免疫反应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结核菌提呈抗原、分泌IL-12CD4+细胞致敏CD4+细胞转化为TH1细胞分泌释放IFN-γ单核细胞

4、聚集、激活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释放多种酶类及杀菌素溶解巨噬细胞,杀灭结核菌吞噬杀灭更多的结核菌发病机理上述细胞免疫反应可最终消灭结核杆菌,但亦可导致宿主细胞和组织破坏当细胞免疫反应不足以杀灭结核杆菌时,结核杆菌可通过巨噬细胞经淋巴管扩散至淋巴结发病机理2.迟发型变态反应是宿主对结核菌及其产物的超常免疫反应,以巨噬细胞为效应细胞,其对机体有双重的作用:局部抗原量较低,变态反应适度,可预防外源性再感染和扑灭血源播散结核杆菌局部抗原量较多,变态反应过强,可导致细胞坏死及干酪样病变,甚至空洞形成

5、发病机理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可获得免疫力,90%可终生不发病;5%因免疫力低下当即发生原发性肺结核;5%仅于日后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发生继发性肺结核初染结核杆菌除潜匿在胸部淋巴结外,亦可随菌血症到其他脏器长期隐伏,成为肺外结核的来源诊断力求早期诊断,应包括病灶的性质、范围、部位及是否排菌,并确定其是否活动。(一)病史1.中毒症状低热、轻咳、盗汗、乏力、纳差、消瘦2.结核接触史与开发性肺结核患者尤其家庭成员的接触史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年龄愈小,意义愈大3.卡介苗接种史接种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病的发生有重要

6、价值,应注意检查左上臂“卡疤”4.近期传染病史如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可为结核病的诱因,也能使潜伏的结核病灶活动、恶化5.结核高敏表现如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等诊断诊断(二)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感染4-8周后,作结素试验即呈阳性,其机理为由于致敏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积聚在真皮的血管周围,分泌IFN-γ,引起炎症、水肿,局部形成硬结和红晕。属迟发型变态反应。诊断1、试验方法结素纯蛋白衍化物(PPD)0.1ml(5u),注入左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皮内,形成直径6-10mm的皮丘,48-72h后观测

7、结果,测定硬结直径,取纵、横的平均直径来判断强度。若患儿结核变态反应强烈,宜用1uPPD进行试验,以防局部的过度反应及可能的病灶反应。2、判断标准硬结直径<5mm,为阴性(-)硬结直径5-9mm,为阳性(+)硬结直径10-19mm,为中度阳性(++)硬结直径≥20mm,为强阳性(+++)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疱、淋巴管炎或双圈反应,为极强阳性(++++)诊断3、临床意义阳性反应见于:接种卡介苗后年长儿一般阳性而无症状,提示曾感染过结核婴幼儿尤其未种卡介苗者,阳性多表示体内有新的病灶;年龄愈小,活动

8、性结核可能愈大强阳性多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由阴性转为阳性反应,或硬结由原来<10mm增至>10mm,且增幅>6mm,示新近感染诊断诊断由于广泛接种卡介苗,结素试验的诊断价值受到一定限制区别接种卡介苗后和自然感染阳性反应有重要临床意义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也可使PPD试验阳性表1自然感染与卡介苗接种后阳性反应鉴别接种卡介苗后自然感染硬结直径5~9mm10~15mm硬结颜色淡红深红硬结质地较软,边缘不整较硬,边缘清楚阳性反应持续时间较短,2~3d即消失较长,可达7~10d以上阳性反应的变化逐年减弱,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