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312120
大小:197.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11
《国内外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产业承接问题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稿理论月刊2010年第1期国内外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产业承接问题研究陶良虎(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武汉430022)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基础理论入手,归纳了当前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与特征,分析了当前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承接模式以及相关主体行为;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测算了中部地区产业承接点,并提出了打造与发展产业承接点的四大对策建议。关键词:产业转移;趋势;模式选择;承接点;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0)01-0005-07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信
2、2.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产业转移理论的创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产业结构和分工体系发生了深刻新与发展。长期以来,梯度转移理论等认为产业转移总是向变化。世界经济增长重心逐步向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低成本方向转移,而产业集群理论对此提出了挑战。大规模转移。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跨国界、跨地区流的产业转移往往以产业集群式为主要特征,这也是当今国动日益频繁,产业转移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部地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特征。区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汇聚点,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3.博弈论。博弈论是研究行为主体之间的行为存在相战略的实
3、质性推进,加快中部地区产业承接问题研究具有互作用下的决策理论。博弈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重重要的现实意义。大理论成果,也是产业转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博弈,政府政策与企业行为之间存一、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与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在博弈,产业转出点与产业承接点之间存在博弈等,总之,新趋势产业转移的利益与分配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过程。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4.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求与目的。区域间产业转移要坚持“两型”原
4、则,实现区域的经济行为和过程。[1]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与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一)产业转移的基础理论为代价,更不能损害子孙后代的发展。(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与特征[3]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转移理论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新世纪,国内产业转移内容更加丰富,出现了不转移论、“雁行模式”理论、产品生命周期论、边际产业扩张少新趋势与特征。首先,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主论和梯度转移论、复制群居链、移植型产业成长模式等。这流,并且政府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过去,东部沿海不少些理论
5、都从一定程度上总结了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以及地方政府担心产业转移后出现税源减少、资金外流和产业效应等,但是也存在着各自局限性,较少从欠发达地区的视空心化等,推动产业转移普遍不积极,而今基于产业结构升角来研究产业承接的问题。[2]一般来说,区域间产业转移与级的要求,东部大做“腾笼换鸟”的文章;其次,产业转移的承接包含以下四种基础理论,这是产业转移的基础性分析规模扩大和层次提高,并且产业集群式转移趋势明显。以中工具,同时也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理论指导。部地区的安徽、江西为例,从2005年至2008年上半年,苏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
6、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理浙沪向其投资已超1300亿元,产业投资年均增长分别在40%。[4]第三,东部沿海产业出现了向“沿江”转移的趋势,并论的基础,也是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它解释了区际产业转移的前提条件,不同国家或地区从自身比较优势出发,参与且中部地区成为产业资本最重要的聚集地。2008年中部投国际分工与贸易,推动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随着比较优势不资增长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增幅高达33.5%,沿江省份和城断变化,产品生命周期也产生发展,地域分工效应变动导致市增长趋势更加明显。了产业转移的出现。因此可以说与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国外产
7、业转移的新趋势与特征密切相关的雁行理论和梯度转移理论都是以比较优势理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首先,产论为基础的。业区域转移呈现多元化、多梯度趋势。传统的明显梯队关系-5-专稿理论月刊2010年第1期的转移模式发生了变化,不再严格遵循梯度关系,还考虑比量也都排在全国前列,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如中部六省已经较优势,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有选择性的转移。形成了以山西、河南、安徽为三角的煤炭基地;以江西、湖其次,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产业供给链整体搬迁趋势。早期产北、湖南为三角的有色金属基地;以湖北、湖南为中心的磷业转移主要是产
8、业企业部分某生产环节搬迁至国内,如汽化矿基地。[5]车行业的某生产环节。而今发展到企业的整体转移,除了总二是能源资源。中部地区拥有大同等8大煤田,三峡装工序转移外,零部件的生产也逐步开始转移,实现就近配等4大水电站,煤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