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松滋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省荆州市松滋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史载孔子是位“温良”的教书先生,“温良恭俭让”是弟子对夫子的深切印象。所谓“温良”,“敦柔润泽谓之温,行不犯物谓之良”,它既是外在的德行,彬彬有礼,又是内在的德性,圆融和熙,而低调谦抑,或是其精神底蕴。从《论语》一书来看,孔子对于人的操行举止,进退取舍,有着鲜明的恶骄而喜谦的态度。孔子甚为反感骄横狂妄。“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众所周知,周公为一代名相,不仅辅佐周成王度过“兄弟阋墙
2、”的危机,而且建章立制,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周代礼乐文明,因此孔子很崇敬他,甚至有段时间做梦没有梦到周公都深感失落。但是,在孔子看来,如果为人“骄且吝”,即使有像周公那样的“才美”,也是不值一提的。由此可见,孔子是多么排斥自大狂妄。孔子“恶利口”,也甚为鲜明地显示了他的态度。“子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文中“利口”,实即工言辞、善表暴,孔子直言“恶”之,鄙薄之意甚明。《论语》中多处记述孔子对张扬自夸、伶牙俐齿的厌恶。卫大夫祝鮀“有口才”,孔子却视之为“佞人”,“子曰:辞达而已矣”。本着“辞达而已”的立场,孔子讨厌信口开河的大言不惭,“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3、”。对于花言巧语,夫子更是十分鄙弃,他直斥之为“不仁”:“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按朱熹的注解,即“好言”,不过此非好坏之好,而是“致饰于外,务以悦人”的讨好之意,亦即巧舌如簧的夸夸其谈。值得注意的是,《论语》中屡次记载了“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至于类似的表达,就更多了:如“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这种反复的讥刺,足见孔子对“巧言”虚骄、“利口”自夸的憎厌。孔子推崇“无伐善,无施劳”。孔子“孟之反不伐”之断语,直接生动显示了他嘉赏谦逊的立场。“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
4、马不进也。’”“伐”,“夸功曰伐”;殿,“军后曰殿”,常为智勇双全者所任。孟之反之所以殿后,正说明他有勇气和能力,但他却以马行迟缓为由,不仅不自夸勇敢有谋,还有意自抑,所以孔子大为赞许。另有一次孔门师徒欢会,孔子让弟子各言其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23-无伐善,无施劳”。文中“无伐善”,即不自夸己之所长、所能,“无施劳”,即不自炫自己之功、之绩。书中虽未明记孔子的点评,但从夫子对颜渊的喜爱称赞来看,颜子“愿无伐善,无施劳”,也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浸润,换句话说,也流露了孔子对弟子“有若无”谦逊德性的嘉许。孔子的“温良”实是其“不伐善”谦逊品
5、格的外溢和流露,正所谓诚中形外,显现出一位动荡时代智者“求达不求闻”的隐忍、坚毅精神。(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9月2日胡发贵《孔子不伐善》,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外在彬彬有礼,内在圆融和熙、低调谦抑,这正是孔子及其弟子“温良”品性的体现。B.周公在辅佐成王时建章立制,居功至伟,但因其自大狂妄,孔子觉得他不值一提。C.朱熹同孔子一样“恶利口”,认为讲话应“辞达而已”,“巧言”虚骄是“不仁”。D.孔子因孟之反勇敢有谋且不自夸而称赞他,这表明孔子对低调谦抑的品质的推崇。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从“恶骄”“
6、喜谦”两个角度展开论证,一“恶”一“喜”,态度分明。B.作者在文中大量引用了《论语》语句并列举了一些典型事例,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C.文章在论证“孔子甚为反感骄横狂妄”这一分论点时主要运用了引证法和例证法进行论证。D.全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逐层深入论述了孔子所主张的“求达不求闻”的坚毅精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利口”之人,往往是“巧言”虚骄,则“乱德乱谋”,应以之为耻。B.孔子弟子颜渊有“无伐善,无施劳”的志向,应该是深受孔子谦逊品格的影响。C.如果做到“不伐善”、戒骄横,那么就能形成完美的德行,做事也就容易成功。D.要形成“温良”品性
7、,举止应该做到彬彬有礼,做人应该圆融和熙、低调谦抑。【答案】1.D2.D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此类为题目要对照原文,内查语意。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数量、范围、先后顺序等。本题选择正确的一项。A项,“孔子及其弟子”扩大范围,原文“‘温良恭俭让’是弟子对夫子的深切印象。所谓‘温良’,‘敦柔润泽谓之温,行不犯物谓之良’,它既是外在的德行,彬彬有礼,又是内在的德性,圆融和熙,而低调谦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