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doc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doc

ID:57270446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08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冯珊来源:《读写算》2019年第20期        摘要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最常见的手段,体验式教学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明白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需要利用课外拓展、亲身经历、音频视频、资料搜集等过程帮助学生收获感知、收获体验。该过程能够使学生形成积极生活态度,获取丰富情感体验。并且这种模式还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其强调寓教于乐。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2

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0058-01        学生依靠课堂学习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体验,这是每一名教师都在关注的问题。为了达成这一要求,教师就需要深入其中,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教师需要做好对课堂内容的延展工作,结合学生实

3、际,丰富学生体验,实现教育需求的转化与创新,使学生形成更为出色的良好品格。        一、材料搜集感知知识        书本教材资源虽然合理,但空间有限,所以很难做到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現象总结到一起。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就需要主动搜集资料。将所有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知识融合到教材当中,提高教学主动性、实效性与针对性。学生搜集资料的时候需要用脑思考、用心感受、用眼观察、用手操作。该过程是对知识的实践与感知过程。该过程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是开发学生实践素养与学习素养的重要过程。      

4、  二、视频、音频刺激强化感知体验        心理学指出情感是对客观现象的反应,是一种人类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与态度,其基于人类客观认知,需要人类自行完成对学习的吸收与消化。教师可以用视频与音频帮助学生联想生活与知识的关系,在联想过程中学生思想会得到不断拓宽,思维将不再局限与课堂。教师需要利用这种多媒体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看到许多不为人知的道理与现象。信息技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知识。        三、深入实际当中提高体验感受效果        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类学科,道德与法治本身的特点

5、就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生活化、活动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最基本的特性。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教师就需要开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悟活动、体验活动、理解事理,明白做人做事的原则。教师需要用辩、演、动的过程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在体验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进步。        这里所说的“辩”指的就是辩论。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打破师生之间的距离,赋予课堂时代化、生活化的特点。教师需要用这种方式,以寓教于乐的模式打开教学闪光点,挖掘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比如学习《交通与

6、生活》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指出现代交通对人类有哪些影响,随后要求学生自行思考与指出。学生在对该问题的辩论中,充分结合了自己的经验与依据,提出了属于自己的看法。每一名学生都有主动地参与,学生在班级中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很好地拓展了自己的思维。“演”指的就是表演。小学生年龄小,表演是很多学生都喜欢的学习模式,学习《我们手拉手》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盲人、独臂人的方式,感受盲人与残疾人的生活不易,使学生更好地关爱残疾人。动就是互动,互动能够拉近师生距离,使师生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点的讨论。这里的动有精神、心灵互

7、动的意义。不论是情景剧还是访谈教学都是互动的体现。如学习《我的左邻右舍》时,教师就可以扮演小区阿姨,学生与教师展开密切交流、互动,帮助学生明白邻居对我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四、课外实践探究丰富学生体验意义        新课标指出,现代教育必须着眼于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在学生感悟、观察与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帮助学生对知识建立直观的感受。学生需要在生活探究中明白原则与道里。在解决与发现知识关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问题处理与问题分析能力。如学习《生产与生活》一

8、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衣食住行四个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分析近些年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纷纷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感受到了国家的伟大。此外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社会的发展仍旧有很大的潜力,我们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家乡与祖国。随后教师可以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深入社会分析,了解与调查隐藏在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社会现象。学生需要用自己的方式获得数据资料,随后由学生设计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