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0讲生态工程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0讲 生态工程-2--3-必备知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生态工程的原理1.生态工程(1)概念: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并生态系统的,从而促进和的发展。(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达到和的同步发展。(3)特点: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的工程体系。修复重建改善提高生产力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和谐自然界物质循环环境污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少消耗
2、多效益可持续-4-必备知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无废弃物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协调与平衡-5-必备知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社会—经济—自然分布式集中式整体大于部分之和-6-必备知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教材拾遗1.(选修3第108页“讨论,3”)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提示: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例如,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氮、磷等养分就可以进行回收再利
3、用。因此说污染物是放错了地方没有被利用的资源。-7-必备知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2.(选修3第110页“资料分析·讨论,1”)为什么樟子松林的松毛虫会肆虐,几十亿株杨树会毁于一旦,而珊瑚礁区却能够在养分稀少的深海中,保持着很高的生物多样性?提示:纯樟子松林、杨树林的生物多样性低,食物链短而单调,缺少松毛虫、天牛的天敌,而成片单一的林木又为松毛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高,食物链复杂,不同的生物占据了不同的时间位、空间位和资源位,因而充分利用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环境。例如,氮、磷等养分就能够在该
4、生态系统的生物体间充分地循环利用而很少流到系统外。-8-必备知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正误判断(1)“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是物种多样性原理。()(2)在建设生态农业时,沼气池的建立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3)根据协调与平衡原理,一个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不应超过环境容纳量。()(4)“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是利用系统整体性原理。()(5)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9-必备知识核心素养
5、关键能力探究生态工程的相关原理分析(科学思维)分析生态工程的相关原理示意图,回答后面的问题。-10-必备知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1)以上两图所体现的生态工程的原理分别是什么?提示:甲图体现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乙图体现的是整体性原理。-11-必备知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2)甲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用简要的语言分析该图如何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的?(3)以下几种做法分别能体现哪种生态工程原理?①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②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引种考虑适应环境。③林业生
6、态工程建设,既考虑种树又考虑生活问题。提示:通过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植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炕土等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提示:①物种多样性原理;②协调与平衡原理;③整体性原理。-12-必备知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考向借助社会热点考查生态工程的原理(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1)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创造了生态工程最早和
7、最生动的模式。其中,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它遵循的基本原理是原理。(2)人类处于一个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因此,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遵循原理,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13-必备知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3)通过研究发现,樟子松适应辽宁西部地区的干旱环境,于是,当地政府决定,辽宁西部的章古台地区种植樟子松林带,结果导致松毛虫肆虐一时。这是违背了原理而造成的恶果。因此,当地政府为防止生态灾难的再度发生,一方面按照原理选取多种本地树种与樟子松混合种植外;另一方面还积极与某植物研究所合作,用基因工程
8、的方法经过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和4个步骤成功培育了樟子松抗松毛虫新品种,用于新建设的林地。-14-必备知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答案:(1)无废弃物农业 物质循环再生(2)社会—经济—自然 整体性(3)物种多样性 协调与平衡 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 检测与鉴定解析:(1)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2)人类处于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因此,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