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自控原理实验指导书

自动化自控原理实验指导书

ID:5725905

大小:34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2-23

自动化自控原理实验指导书_第1页
自动化自控原理实验指导书_第2页
自动化自控原理实验指导书_第3页
自动化自控原理实验指导书_第4页
自动化自控原理实验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动化自控原理实验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并掌握实验装置和上位机软件的使用方法。2.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理想阶跃响应曲线和实际阶跃曲线。对比差异、分析原因。3.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影响。二、实验原理及内容 1.比例(P)环节的方块图、传递函数、模拟电路比例环节的方块图,如图1.1.1:图1.1.1其传递函数为:模拟电路:如图1.1.2所示,于是,实验参数取R0=100k,R1=200k或100k。图1.1.22.积分(I)环节的方块图、传递函数、模拟电路积分环节的方块图,如图1.2.1:图1.2.1其传递函数为:模拟电路:如图1.2

2、.2所示,于是,,14实验参数取R0=100k,C=1uF或2uF。图1.2.23.比例积分(PI)环节的方块图、传递函数、模拟电路比例积分环节的方块图,如图1.3.1图1.3.1其传递函数为:模拟电路:如图1.3.2所示,于是,实验参数取R0=R1=200k,C=1uF或2uF。 图1.3.24.比例微分(PD)环节的方块图、传递函数、模拟电路比例微分环节的方块图,如图1.4.1图1.4.1其传递函数为:14模拟电路:如图1.4.2所示。取,则有,,实验参数取R0=R2=100k,R1=100k或200k,R3=10k,C=1uF。图1.4.2 5.

3、惯性环节的方块图、传递函数、模拟电路惯性环节的方块图,如图1.5.1图1.5.1其传递函数为:模拟电路:如图1.5.2所示,其中,,实验参数取R0=R1=200k,C=1uF或2uF。图1.5.26.比例积分微分(PID)环节的方块图、传递函数、模拟电路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方块图,如图1.6.1:14图1.6.1其传递函数为:模拟电路:如图1.6.2。取,则有,,,实验参数取R0=100k,R1=100k或200k,R2=R3=10k,C1=C2=1uF。 图1.6.2三、实验步骤1.按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将线接好,检查无误后开启设备电源。2.将信号源单

4、元的“ST”端插针与“S”端插针用“短路块”短接。由于每个运放单元均设置了锁零场效应管,所以运放具有锁零功能。将开关分别设在“方波”档和“500ms~12s”档,调节调幅和调频电位器,使得“OUT”端输出的方波幅值为1V,周期为10s左右。3.将2中的方波信号加至环节的输入端Ui,用示波器的“CH1”和“CH2”表笔分别监测模拟电路的输入Ui端和输出U0端,观测输出端的实际响应曲线U0(t),记录实验波形及结果。4.改变几组参数,重新观测结果。5.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搭接积分环节、比例积分环节、比例微分环节、惯性环节和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图。观测这些

5、环节对阶跃信号的实际响应曲线,分别记录实验波形及结果。14实验二典型系统动态性能和稳定性分析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动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以及对象的三种阻尼比下的响应曲线。2.研究典型系统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及内容 1.典型二阶系统稳定性分析(1).结构框图(如图2.1.1):     图2.1.1  (2).对应的模拟电路图(如图2.1.2):14图2.1.2(3).理论分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4).实验内容:先算出临界阻尼、欠阻尼、过阻尼时电阻R的理论值,再将理论值应用于模拟电路中,观察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及稳定

6、性,应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在此实验中(图2.1.2),其闭环传递函数为、,其中自然振荡角频率:阻尼比:2.典型三阶系统稳定性分析(1)结构框图(如图2.1.3): 图2.1.3(2)模拟电路图(如图2.1.4):    14                       图2.1.4(3)理论分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其中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4)实验内容实验前由Routh判断得Routh行列式为: 为了保证系统稳定,第一列各值应为正数,所以有: 得:14三、实验步骤1.将信号源单元的“ST”端插针与“S”端插针用“短路块”短接。由于每个运放单元均设置了

7、锁零场效应管,所以运放具有锁零功能。将开关分别设在“方波”档和“500ms~12s”档,调节调幅和调频电位器,使得“OUT”端输出的方波幅值为1V,周期为10s左右。2.典型二阶系统瞬态性能指标的测试(1)按模拟电路图2.1.2接线,将1中的方波信号接至输入端,取R=10K。(2)用示波器观察系统响应曲线C(t),测量并记录超调MP、峰值时间tp和调节时间tS。(3)分别按R=50K;160K;200K;改变系统开环增益,观察响应曲线C(t),测量并记录性能指标MP、tp和tS,及系统的稳定性。并将测量值和计算值进行比较(实验前必须按公式计算出)。将实

8、验结果填入表1中,表中已填入了一组参考测量值,供参照。3.典型三阶系统的性能(1)按2.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