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55931
大小:154.3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8-04
《实用【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写作《学写读后感》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写作指导学写读后感学习目标:1、研读作品,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并能清晰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2、写读后感,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创意,并能用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印证。3、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养成读思结合、经常写读后感的习惯。读后感,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在深入领会原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表现手法或者某一感兴趣的问题等提出看法,表明自己见解的一类文章。什么是读后感技巧指导一、写作思路读后感,顾名思义,“读”是“感”的基础,精研细读、反复揣摩,把原文或原著读懂读通,读深读透,准确理解内容,领会主旨,赏析特色,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写好
2、读后感也是有章可循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引”“议”“联”“结”。“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略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详写)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此为“议”: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
3、出自己的感点。1、感点要鲜明。只能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某一点感受去写。2、感点要独特。3、感点要熟悉,要有话说,而且能说透“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详写)写读后感最忌讳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这种联系要具体、恰当,有针对性,甚至突出时代精神,从而引起读者共鸣。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
4、”的部分,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和结尾都要恰当地回扣“读”的内容。读透原作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呢?(1)记叙文,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2)议论文,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所以就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
5、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并围绕这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二、技法点拨三、读后感拟题的形式:A、直接拟题。例如:读《……》有感读《……》后的感想《……》读后感B、以感点为正标题。以“读《……》有感”等为副标题。例如:写《城南旧事》的读后感时,有的同学取题为《永恒的童年—读<城南旧事>有感》;《那些逝去的和永恒的—读<城南旧事>有感》。这样的题目更能吸引兴趣,增强表达效果。杜绝假文盲的诞生——看《假文盲》画有感最近,我看了一副漫画,名叫《假文盲》。它的作者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爷爷在1884年画的。(引)
6、画面的主题部分是五位社会精英人物,一位是戴着眼镜的教师模样;一位手挎高级皮包,似乎是经理;一位戴着口罩,俨然像一位医生;另外两位似乎是高级军官和政府要员。他们正若无其事地站在母子上车处等待汽车来临。旁边有一位母亲则背着孩子可怜地缩在寒风刺骨的角落里,呆呆地看着这五位“社会名流。”(概)看到这样的情境,你一定会发问,他们是不是不认识“母子上车处”这几个字?不是,绝对不是!是不是没有看到“母子上车处”这几个字?也肯定不是,诺大的字怎么会看不见呢?只不过是视而不见罢了。即便是为了赶时间下班回家或去干什么其他工作,也不能妨碍身边的母子呀!这两位多么无助呀。他们是一群无视社会公德、只图自己方便,为
7、了自己的利益装聋作哑的“文盲”。(议)在社会上有许许多多像这几个“假文盲”一样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君不见一个风景区草地上写着“请勿践踏草地”的牌子旁,却有人照样去践踏草地;在商店“禁止吸烟”的提示旁边,也少不了猛吸几口的烟民;在“未满18周岁不准进入”的网吧里,每天都会有未满18周岁的少年儿童,大大方方地在网吧里出入。在这个文明社会中,这些“文盲”把“文明”二字深深地抹黑了,他们的公德心丢失了。(联)作者借漫画的形式,讽刺和批评了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