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doc

《哲学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doc

ID:57254625

大小:1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07

《哲学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1页
《哲学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2页
《哲学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3页
《哲学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哲学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与生活》第一单元1、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道出了哲学家的使命,体现了哲学的意义和价值。材料表明:A.哲学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B.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C.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真正的哲学可以成为时化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2、2015年7月,美国宇航局宣布,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另一个地球”,“它就是位于太阳系外的行星开普勒-452b,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9月,美国宇航

2、局又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这说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③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④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重要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古代哲学家用诗词标榜自己所从属的哲学阵营,当代歌手的有些歌词中也道含着哲学思想。以下歌词中与孟子的“心之官则思”的观点具有相同的哲学倾向的是:①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我的歌声里》)②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

3、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③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④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举一纲而万目张”②“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天不变,道亦不变”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4、”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③

5、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则错误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下列选项与漫画《鸡贵有自知之明》的哲学立场相近的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C.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D.生死有命,富贵在天7、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两种观点:①都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②体

6、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③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④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8、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意识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意识不会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能正确指出此观点错误之处的是:①笛卡尔彻底否认了物质的独立性      ②笛卡尔部分承认了物质独立于意识③笛卡尔不承认物质是世界的唯一本源  ④笛卡尔将意识

7、独立于物质走向了二元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哲人逝已远,古道照颜色。孟子留下了“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

8、也,我固有之也”的经典名言。下列哲人名言蕴含哲理与其相同的是:A.贝克莱——“物是观念的集合”      B.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C.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D.欧布里德——“一切皆流、一切皆变”11、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