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42753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07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资料讲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精品文档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班级:生物工程1班姓名:李凯学号:1109034120一、名词解释呼吸作用:指从葡萄糖或其他有机基质脱下的电子(氢)经过一系列载体最终传递给外源分子氧或其他氧化型化合物并产生较多ATP的生物氧化过程。碳氮比(
2、(C/N):碳氮比是指在某一培养基配方中,碳源与氮源含量的比例。严格地讲,应指在培养基所含的碳源中的碳原子摩尔数与氮源中氮原子摩尔数之比。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一类对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利用碳源、氮源自行合成的微量有机物,主要是维生素类和若干嘌呤、嘧啶、卟啉和甾醇等有机物,有时也包括一些氨基酸。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简
3、称代谢。是生物体内一切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是推动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并为此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一般可分为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部分。鉴别性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需用肉眼辨别菌落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如EMB培养基。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EMP途径:EMP途径又称糖酵解途径或己糖二磷酸途径,是绝大多数微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它以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约经10步反应,可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H2和2分子ATP。细菌生长曲线:当细菌在适宜
4、的环境条件下培养时,如果以培养的时间为横座标,以细菌数量变化为纵坐标,根据细菌数量变化与相应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作出一条反应细菌在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生长曲线。致死时间:在一定条件下(如60℃)杀死微生物所需要的最短时间。连续培养: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表明,细菌培养物的最高得率在对数生长期。通过控制环境条件,使细菌的生长始终保持在对数生长期,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细菌培养物,这种方法称为连续培养。同步培养:采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使微生物处于比较一致的生长发育阶段上的培养方法叫同步培养。二、判断对错1、连续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始终保持(长时间处于)在最高
5、稳定生长阶段。答:(错)2、酒精的浓度越高,杀菌能力越强。答:(错)3、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与合成某种代谢产物的pH是一致的。答:(错)4、同种微生物菌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与积累代谢产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是相同的。答:(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5、同一种微生物由于环境中的PH不同可能积累不同的代谢产物。答:(对)6、同种微生物菌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与积累代谢产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是相同的。答:(错)7、蓝细菌属于光能异养型微生物。答:(错)8、水分子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答:(错)9、高氏1号培养基适合培养细菌。答:(错)10、要对细菌进行动力观察,最好采用半
6、固体培养基。答:(对)三、填空题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六大营养要素是、、、、和等。2、碳源物质为微生物提供和,碳源物质主要有、、、、等。3、生长因子主要包括、和,其主要作用是、。4.微生物的营养物可为它们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和必要的。5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有_、_和_等种类。6按微生物所需的能源、氢供体和碳源来划分,它们的营养类型有_、_、_和_四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7、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和。8.从化合物水平来看,微生物的氮源主要有_、_、_、_、_、_和_等。9.在配制异养微生物培养基时,常用的生长因子来源是_、_、_或_等
7、。10.选用或设计培养基的四个原则是_、_、_和_;四种方法是_、_、_和_。答案:1.碳源 氮源 无机盐 生长因子 水 能源 2.碳素来源能源 糖 有机酸 醇 脂 烃 3.维生素 氨基酸 嘌呤和嘧啶 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 合成细胞结构及组4.结构物质,能量,代谢调节物质,生理环境5.多数真菌,多数放线菌,大肠杆菌6.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化能有机营养型7.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膜泡运输8.蛋白质,尿素,氨基酸,NH3,铵盐,硝酸盐,N29.酵母膏,玉米浆,肝侵液,麦芽汁10.目的明确,营养协调,理化适宜,经济节约,生态模拟,参阅文献,精心设
8、计,试验比较四、选择题1、对多数微生物来说,最适宜的碳源是()。A、C.H.0.N类B、C.H.O类C、C.H类D、C.0类2、下列物质可用作生长因子的是()。A、葡萄糖B、纤维素C、NaClD、叶酸3、大肠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A、光能无机自养B、光能有机异养C、化能无机自养D、化能有机异养4、被运输物质进入细胞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A、主动运输B、扩散C、促进扩散D、基团转位5、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菌作用机制是()。A、.破坏N一乙酰葡糖胺与N一乙酰胞壁酸的交联B、抑制肽聚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