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34154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07
《跳礅上 的歌教学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跳礅上的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8,会认8个生字。2.明白“跳礅上的歌”是什么意思,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品质。4.激发兴趣,导入情境,从“快乐”引申帮助理解课文,通过分析、比较进行思想教育。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领悟“跳礅上的歌”的含义。2.体会最后一句的含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生字,记住字形。2
2、.初步熟悉课文内容。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1有一群农村小朋友,他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条小河。小河上没有桥,要过这条小河只得踏着河里的条石排成的跳礅儿。晴天过河还好说,阴雨天过河麻烦就大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跳礅上的歌》,看看这些农村小朋友是怎么过河的。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自由读课文,留意课文中的生字。2.老师范读课文,请学生们将生字标上记号,标出自然段序号。3.用自已的话说说读完课文后懂得了什么。三、读准字词,记忆字形1.自由交流: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该怎么分辨?2.“朝”是一个
3、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zhāo”不读“cháo”。“涨”也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ǎng”。“映”和“更”不要误读为前鼻韵母“yìn”和“gèn”。“深”是前鼻韵母,不要弄错读成了“shēng”。3.我们一起把这些易读错的字音读一读。4.识记字形,交流各自记住字形的方法。左右结构:朝、映、踏、深、渡、船。左中右结构:涨。独体字:更。四、认读生字,巩固识字1.出示卡片。dūnjiàncónghúnzhuóxuánwō礅键淙浑浊旋涡2.用上面的拼音辨析它们的读音。3.小组读、男女生竞赛读、“开火车”
4、读、指名读。1五、自由读课文,熟悉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跳礅上的歌”是什么意思。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品质。一、检查生字,复习巩固。1.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他同学在下面写。2.请学生分别说出“朝”“深”的不同读音。3.学生互助纠错,老师重点指导易错字。二、导入新课,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揭题导入:“跳礅”是什么?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过跳礅的时候,大哥哥、大姐姐(或老师)会有什么表现?他们会说些什么?趟过小溪后,我们是什么心情?会怎
5、样表示感谢……4.自学最后两个自然段,再与第2自然段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虽然时间、天气不同,过跳礅的方式不同,但师生之间团结互助的情谊始终不变。5.读第4自然段中“唱着一支赞美的歌”,体会蕴含的感情。三、朗读指导。1.让学生反复读,自读自悟。12.老师导读,重点答疑。3.小组竞读,整体提高。课文第2至4自然段在情感上步步推进,朗读时要读出讴歌、赞美之情。四、课堂小结。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过跳礅的时候,大哥哥、大姐姐(或老师)会有什么表现?他们会说些什么?趟过小溪后我们是什么
6、样的心情?会怎样表示感谢……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巩固和运用词语。2.字、词、句子的训练。一、识字加油站。例:云+力=()()日+()=()()纟+()=()()礻+()=()()阝+()=()()亻+()=()()二、选字填空。深升1.太阳慢慢()起来了。2.小河的水真()啊!在再1.你现()还好吗?12.()见了,朋友们。三、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朝{涨{四、照样子填空。例:一()小溪一()跳礅一()黑色的琴键一()渡船一()赞美的歌一()有趣的故事教学后记:2,侵权必究联系QQ68843242本
7、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2,侵权必究联系QQ688432422,2,侵权必究联系QQ68843242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2,侵权必究联系QQ68843242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联系QQ688432422,侵权必究联系QQ68843242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2,侵权必究
8、联系QQ688432422,2,侵权必究联系QQ68843242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2,侵权必究联系QQ68843242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联系QQ68843242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