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09637
大小:2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06
《共享文化:为我所有与为我所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共享文化:为我所有与为我所用作者:吴越来源:《齐鲁周刊》2017年第06期 “上帝痛恨人类的不平等和自私,终于来帮我们校正了。”——显然,这句话暗指的是共享经济。未来的一切资产,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都不再会被私人占有,而成为所有人共享的一部分,这是一场从经济领域开始,延伸到更多领域的“革命”。 它是令人愉悦的时髦,也是伤心的故事 从最早的以物易物开始,人类便有着一种自发的共享意识。《走向共享》的作者卢德之甚至说:“至少从大禹治水开始,共享的观念就在中国文化中生根发芽了。西周开始实行的井田制和分封制,其实也是中国的先人们对共享的制
2、度设计。” 明代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说:“(齐)景公曰:‘相国政务烦劳,今寡人有酒醴之味,金石之声,不敢独乐,愿与相国共享。’” 这种广义的共享,和我们今天谈论的共享之间有一定关联。 简而言之,所谓共享,就是我有的你没有,那么我们一起来分享。今天的所谓共享经济,其渊薮不过如此。 共享经济也叫作“协同消费”,最早出现于1978年的《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上,被广泛传播和接受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比如真格基金副总裁顾旻曼,去希腊旅行时的房东每月收入大约是9000元人民币,“空中食宿”的收入是5000元人民币
3、,已经超过他工作收入的一半。大部分早期关于“共享经济”的英文资料都会算一笔这样的账,“迈克”或者“琳达”,因为经济危机而收入减少,通过出租房间,贴补了多少家用,以至于他们觉得为客人准备早餐是个不错的兼职。 人类对于自己买了太多“无用”物品逐渐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欧盟关于“共享经济”的一份报告里估计,世界上有10亿辆汽车,其中有7.4亿属于一个人独自拥有和支配,一间房子里有3000美元的东西是闲置无用的。 2009年底,美国失业率达到10%,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失业率的最高水平。经济寒冬里,“迈克”“琳达”们清点闲置的房间、汽车、物品,放到
4、互联网平台上换钱贴补家用或者以物易物省钱。这是“共享经济”的前传——在中国它是令人愉悦的时髦,可是在初始阶段,它是伤心的故事。 共享的基础:人性善还是人性恶? 1968年,生态学家哈丁发表论文《公地悲剧》,假设牧场对所有人开放,每个人都过度放牧以获得最大利益,最后导致草场退化。哈丁的结论是:“虽然每个人普遍克制对大家都有利,但个体受到各种刺激却常常阻碍那样的结果成真。”解決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取消共享,变成私人化,一种是政府管制。 1990年,经济学家奥斯特罗姆发表论文《共享管理》,她认为,共享是可以不被破坏的,因为人们能够认同
5、对公共资源的长期保护优于个人利益。之所以打破规则追求个人利益,是因为惩罚力度太小的缘故。 在讨论“共享经济”时,两种观点都被拿来引用过。如果互联网自带的信任无法保证这种经济模式的运转,要设计怎样的制度来为信任增加砝码呢?《公地悲剧》的前提,人是自利的,总试图以最低代价获得最大的好处。《共享管理》的前提,人也会考虑到他人的幸福、集体的利益。 两种观点综合考虑,新的模式正在出现。 2000年,杰里米·里夫金在《使用权时代》里写道:“摒弃市场和产权交易,从观念上推动人际关系以实现结构性转变,这就是从产权观念向共享观念的转变。对今天的许
6、多人来说,这种转变是难以置信的,就如500年前人们难以相信圈地运动、土地私有化以及劳动会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一样。25年之后,对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来说,所有权的概念将呈现明显的局限性,甚至有些不合时宜。” 做出预言的15年后,使用权的地位已经显现。在美国,最先接受这种财产观念的是生于1982年到2002年的“千禧一代”。他们是最新的一代,也是最“穷”的一代,当他们即将工作的时候,遭遇了经济危机和危机之后缓慢的恢复。 在中国,同样如此。 “数字化打土豪分田地”时代 在人类走向繁荣的时代,即工业革命以来的30
7、0年,所有的资本都归资本家所有,以至于贫富分化不断严重。一百多年后的技术革命正在代替暴力革命,来完成弥合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鸿沟的使命。 在互联网时代,资本家独占生产资料的现实正在被掀翻。 以淘宝为例:淘宝可以把店铺无偿供给卖家使用,因为复制“店铺”的成本很低,最多需要扩充一点内存,对于云计算来说,这些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只要他们设计了一套店铺模式,很容易产生成千上万倍的溢价。而且淘宝的盈利模式不是收商铺的钱,而是收增值服务的钱。这也迫使淘宝要吸引无数的卖家进驻,淘宝也因此无形承担起了公共的服务义务,(即像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