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07504
大小:1.57 M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06
《jqoieAAA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国秀丽一、基本概念:1报酬递减律: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增加而报酬增加速度却在逐渐递减。2肥料利用率:指当季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数量与施入土壤中肥料营养元素总量的百分数3配方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N、P、K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4土壤肥力指标法:基于农作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原理,用相关分析选择最佳浸提剂,测定土壤有效养分,以生物相对指标校验土壤有效养分肥力指标,确定相应的分级范围值,用以
2、指导肥料的施用。5营养诊断施肥法:利用生物、化学或物理等测试技术,分析研究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正常发育的营养元素丰缺,协调与否,从而确定施肥方案的一种施肥技术手段。6肥料生产系数:每千克肥料养分所增加的作物经济产量千克数7植株临界浓度:指当植株体内养分低于某浓度,作物的产量显著下降或出现缺乏症状时的浓度。8边际利润:增减单位肥料成本所引起的施肥利润的增减额二、知识点1、施肥的基本效应有哪些?良好效应:a增产;b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c改善农产品质量;d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e有效减轻农业灾害不良效应:a造成土壤质量下降b引起大气污染c引起地表水体富营
3、养化d引起地下水污染e引起食品污染2、施肥的基础理论有哪些(基本原理)?其基本内容?施肥的理论基础对合理施肥有什么指导意义?a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使土壤中养分减少,土壤贫化,要维持地力和作物产量,就要归还植物带走的养分b最小养分率: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少的有效养分。无视这个限制因素,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c报酬递减率: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增加而报酬增加
4、速度却在逐渐递减d因子综合作用率:作物高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空气、温度、光照、养分、水分、品种以及耕作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该种限制因子的制约3、计量施肥有哪些方法?a养分平衡法:以养分归还学说为理论依据,根据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施肥量的方法,是施肥量确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包括地力差减法:根据作物目标产量与基础产量之差,求得实现目标产量所需肥料量的一种方法;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占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比率)b土壤肥力指标法:基于农作物营养元素
5、的土壤化学原理,用相关分析选择最佳浸提剂,测定土壤有效养分,以生物相对指标校验土壤有效养分肥力指标,确定相应的分级范围值,用以指导肥料的施用。c肥料效应函数法:根据施肥量与产量数量关系指导施肥的方法d营养诊断法:利用生物、化学或物理等测试技术,分析研究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正常发育的营养元素丰缺,协调与否,从而确定施肥方案的一种施肥技术手段2、什么是养分平衡法?养分平衡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养分平衡法:以养分归还学说为理论依据,根据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施肥量的方法,是施肥量确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基本内容:几个参数的确定:①基础产量;②目标
6、产量;③形成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④肥料利用率;⑤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肥料需要量(千克)=(目标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供应量)÷(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目标产量确定(以地定产法,以水定产法,前几年平均单产法(前三年平均单产量+前三年平均单产量*年递增率));目标产量养分吸收量(千克)=目标产量×牧草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供应量(千克)=(土地面积×供应养分土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速效养分测定值×校正系数3、如何根据已有的参数确定肥料用量?上为地力差减法,下为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4、什么是等产线?等产线有哪些特点?肥料效应曲
7、面上产量相同的各点连线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一般呈现椭圆形,距原点越近,产量水平越高;反之越低。产量水平较高的等产线一半曲率较大,特别是交互效应为正效应时,尤为明显。等产线上各点的产量相同,但获得某一产量的养分配比不同,其中有一最佳配比。5、什么是形态诊断?形态诊断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指通过外形观察或生物测定了解某种养分丰缺与否的一种手段①症状诊断;②长势、长相诊断优点: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简单方便,对于一些常见的有典型或特异症状的失调症,常常可以一望而知缺点:一是凭视觉判断,粗放、误诊可能性大,遇疑似症,重迭缺乏症等难以解决二是经验型的,实践经验起着重要
8、作用,只有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者才可能应付自如三是形态诊断是出现症状之后的诊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