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021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23
《参加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参加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有感参加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有感参加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有感——善于思考形成主张5月9日,我有幸参加首届“xx市小学数学教师(非青年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从上午9:00到下午4:30,听了四节一等奖的展示课和一个市教研员杨xx老师做的专题讲座,一天下来,累,但收获着。这一次的课例展示,与往常所听的课有所不同:所有参赛老师要先进行教学主张的阐述,再进行教学展示,而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和实施教学主张。四位老师都是36岁以上的骨干教师,非科组长即校长,她们的课堂都是值得我们——特别是年轻老师——思考和学习的。最值得我们学
2、习的便是她们在岁月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并能用自己的教学主张指导课堂,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实施教学主张。下面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围绕“教学主张”,结合杨建辉老师的讲座,谈谈以下三点:一、何谓“教学主张”?教学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产生或形成某个或某些零散的观点。教学思想:对问题系统的、深刻的、清晰的思考和见解,具有稳定性和统领性。教学主张:是教学思想的具体化、个性化和科学化,是教学经验的提炼、概括和提升,也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是表现教学自觉的程度,也是教学是否成熟、是否优质有效的标志。在我所听的四节课中,
3、老师们的教学主张和实施分别是这样的:1、黄浦区荔园小学古晓兰老师。她主张要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她在执教《三角形的分类》中,渗透分类归纳的数学思想,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先要明确分类的标准(按角分和按边分),然后在分类中思考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让学生在分类活动中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归纳建构知识网络,增强思维的缜密性,提高解题能力,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学得轻松又扎实。2、增城市荔江小学的熊红妹老师,她认为教学就像做菜,要选好材,把握火候,调好味。她在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中,确实很好的落实了这三点:
4、选好材——利用学生画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及几何画板数学软件。把握火候——验证内角和是180°的方法有量(最直接的办法,先看老师演示再动手)、撕、拼(更好的办法,让三个学生上黑板拼)、几何画板演示(更科学的办法,看老师演示几何画板)等,她没有让每一个学生充分经历验证的过程,但是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了验证方法的多样性和结论的正确性。调好味——让学生充分感受验证方法的多样性,例如量(最直接的办法,先看老师演示再动手)、撕、拼(更好的办法,让三个学生上黑板拼)、几何画板演示(更科学的办法,看老师演示几何画板);同时通过多
5、层次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3、最精彩的是萝岗区黄陂小学庄琪老师,说她最精彩,一是因为她的语言很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二是她教学主张鲜明而且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她主张教师要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其中有一句话我特别欣赏“知识是学来的,智慧是生成的”,在她执教的《抽屉原理(一)》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从简单的“3支笔放进2个盒子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提出“枚举法”;再改变数据,用假设法验证规律:只要笔的数量比盒子的数量多1或多2,那么总有一个盒子至少有2支笔。让学生
6、充分体验和经历规律得到的过程,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最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最精彩的部分:笔的数量比盒子的数量少会怎样?一样呢?如果是2倍3倍呢?……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平台。4、最具数学魅力的是龙口西小学岳敏副校长,她的语言和提问句句体现出了一位数学老师该具备的素质——严谨性,她的教学也处处体现了一节数学课的特质——思维性。她主张教学要有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在她执教的《抽屉原理(一)》中,与庄琪老师不一样的是,她没有让所有的学生去动手操作,而是以思维代替操作,或让学生代表板演,或让学生独立画,
7、或让学生思考,或让学生小组讨论,或让学生说;在这样的画、思、讨论、说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并解释规律,在感悟中应用规律。二、为什么一节课要有教学主张?从以上四位优秀老师的课例中,不难发现“为什么一节课要有教学主张?”。在我看来,有教学主张的课就是有内涵有灵魂的课,这样的课才能让学生一课一得,课课有得。三、如何设计或确立教学主张?1、推敲课型及内容,精心选择主张。2、科学设计及取舍,力求实施主张。3、注意反思及提炼,不断完善主张。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要形成教学主张,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自觉思考,勤于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让学生一课
8、一得,课课有得。第一公文网gongwen.1kejian.com收集整理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