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188396
大小:3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05
《读《恶意》有感1000字-读后感-模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恶意》有感1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恶意》有感1000字 作者高雷 东野圭吾是我一直喜欢的一位作家,近期利用闲暇时间看了他的一本名叫《恶意》的书,看完不禁毛骨悚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写作技巧,更多的是这深深的恶意。 在这篇篇幅并不长的作品中,不到三分之一处,《恶意》就一反推理小说一贯的约定俗成的条约,真凶已然落网。但随之而出的,就是对案犯动机的找寻。正如其他读者所熟知的那样,东野圭吾是一个很强调作品意外性的作家。许多推理小说的”意外性”无非是一名在阅读过程中意想不到的凶手,最后让人称奇”
2、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人呢”,之后留在在脑中的最多是离奇的案件和激动人心的侦破过程。但是《恶意》的”意外性”却是在于凶手的作案动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的那种恶意。在这本《恶意》中,他通过凶犯动机的探寻,揭露的是隐隐流串的人性的黑暗面,让我们有机会看清人性究竟为何。我们很早就有关于人性本善和本恶的探讨,这一个命题,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人性本善”和荀子的”人性本恶”中就已有争辩。 《恶意》中第一个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东野圭吾在这个作品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让我们有机会一窥人性的奥义。众所周知,人
3、性是复杂的。而东野圭吾或许已经认识到最简单的东西才是最复杂的。在他的这个作品中,他将人性极端化和艺术化,通过对被害人和凶手个性的塑造,展露出了最真实的人性。凶手野野口修杀害了从小学时就陪伴自己到长大成人的好友日高邦彦,这位好友从儿时就一直在帮助他、保护他,这样一个”老好人”最终却遭到了野野口修的毒手。被害人是善良正直的,他的这种个性由来已久,在他的骨子里甚至没有一点的邪念和恶意存在。而凶犯是冷血狡诈的,这是我所见到过的最可怖的凶手了,因为他的言行已经告诉了我,他的内心中没有一点善意的存在。也正是通过这
4、一正一反读《恶意》有感1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恶意》有感1000字 作者高雷 东野圭吾是我一直喜欢的一位作家,近期利用闲暇时间看了他的一本名叫《恶意》的书,看完不禁毛骨悚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写作技巧,更多的是这深深的恶意。 在这篇篇幅并不长的作品中,不到三分之一处,《恶意》就一反推理小说一贯的约定俗成的条约,真凶已然落网。但随之而出的,就是对案犯动机的找寻。正如其他读者所熟知的那样,东野圭吾是一个很强调作品意外性的作家。许多推理小说的”意外性”无非是一名在阅读过程中意想不到的凶手,最后让
5、人称奇”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人呢”,之后留在在脑中的最多是离奇的案件和激动人心的侦破过程。但是《恶意》的”意外性”却是在于凶手的作案动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的那种恶意。在这本《恶意》中,他通过凶犯动机的探寻,揭露的是隐隐流串的人性的黑暗面,让我们有机会看清人性究竟为何。我们很早就有关于人性本善和本恶的探讨,这一个命题,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人性本善”和荀子的”人性本恶”中就已有争辩。 《恶意》中第一个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东野圭吾在这个作品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让我们有机会一窥人性的奥义。众所
6、周知,人性是复杂的。而东野圭吾或许已经认识到最简单的东西才是最复杂的。在他的这个作品中,他将人性极端化和艺术化,通过对被害人和凶手个性的塑造,展露出了最真实的人性。凶手野野口修杀害了从小学时就陪伴自己到长大成人的好友日高邦彦,这位好友从儿时就一直在帮助他、保护他,这样一个”老好人”最终却遭到了野野口修的毒手。被害人是善良正直的,他的这种个性由来已久,在他的骨子里甚至没有一点的邪念和恶意存在。而凶犯是冷血狡诈的,这是我所见到过的最可怖的凶手了,因为他的言行已经告诉了我,他的内心中没有一点善意的存在。也正
7、是通过这一正一反读《恶意》有感1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恶意》有感1000字 作者高雷 东野圭吾是我一直喜欢的一位作家,近期利用闲暇时间看了他的一本名叫《恶意》的书,看完不禁毛骨悚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写作技巧,更多的是这深深的恶意。 在这篇篇幅并不长的作品中,不到三分之一处,《恶意》就一反推理小说一贯的约定俗成的条约,真凶已然落网。但随之而出的,就是对案犯动机的找寻。正如其他读者所熟知的那样,东野圭吾是一个很强调作品意外性的作家。许多推理小说的”意外性”无非是一名在阅读过程中意想不到的凶手
8、,最后让人称奇”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人呢”,之后留在在脑中的最多是离奇的案件和激动人心的侦破过程。但是《恶意》的”意外性”却是在于凶手的作案动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的那种恶意。在这本《恶意》中,他通过凶犯动机的探寻,揭露的是隐隐流串的人性的黑暗面,让我们有机会看清人性究竟为何。我们很早就有关于人性本善和本恶的探讨,这一个命题,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人性本善”和荀子的”人性本恶”中就已有争辩。 《恶意》中第一个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东野圭吾在这个作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