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doc

教师版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doc

ID:57185205

大小:3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8-05

教师版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doc_第1页
教师版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doc_第2页
教师版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doc_第3页
教师版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doc_第4页
教师版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版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查缺补漏学案之文言句式与翻译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高考中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判断句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1.典型例句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③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④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⑥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⑦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⑧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2.典型例句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②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③予购三百盆,皆病梅。④梁文即楚将项燕。⑤此则岳阳

2、楼之大观也。⑥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⑦六国破灭,非兵不利。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⑨不知木兰是女郎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为、是”等。3.典型例句①刘备天下枭雄。②刘豫州王室之胄。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④秦,虎狼之国。⑤臣窃以为其人勇士。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⑦此亡秦之续耳。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对接高考1.翻译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答案:傅先生是天下有才德的人,我尚且不能成为他的朋友,你是什么人,竟敢叫他的名字!★被动句在古汉语中,被动

3、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1、①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②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④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⑤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⑦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⑨若属皆且为所虏⑩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⑪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2、①帝感其诚②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③感斯人言。④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辨析:①慈父见背②冀君实或见恕也。(分析:“见”字在六朝时期经常用作指代

4、性副词,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称代,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一般译为“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见谅”即“请原谅我”)★倒装句(一)宾语前置1、概念:将宾语移置到谓语之前的现象2、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③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④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⑤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⑥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⑦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⑧沛公安在?(《鸿门宴》)⑨何以解忧?⑩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二)介词

5、结构后置2、阅读下列句子并完成后面的小题。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③申之以孝悌之义④树之以桑(三)定语后置1、概念:定语是修饰限定名词的,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有时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称为“定语后置”。2、阅读下列句子然后归纳总结出定语后置的几种类型。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之+定)B人马烧溺死者甚重。(《赤壁之战》)(中+定+者)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中+之/而+定+者)D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6、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中+数量词)四、古汉语固定句式:1.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2.是故,是以,以是,以故,译为“因此,所以”。例如: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3.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4.庸……乎,译为“难道……吗”。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5.其……乎,表示(诘问

7、)或(揣度),译为“难道……吗?或“大概……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6.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7.无乃……乎,译为“恐怕……吧”,表示委婉的反诘语气。如: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8.……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广列传》9.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例

8、如: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10.……与其……孰若,表示选择关系,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11.然则,译为“既然如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