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基础 第9章 数字信道的差错控制编码课件.ppt

通信系统基础 第9章 数字信道的差错控制编码课件.ppt

ID:57182280

大小:348.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8-02

通信系统基础 第9章 数字信道的差错控制编码课件.ppt_第1页
通信系统基础 第9章 数字信道的差错控制编码课件.ppt_第2页
通信系统基础 第9章 数字信道的差错控制编码课件.ppt_第3页
通信系统基础 第9章 数字信道的差错控制编码课件.ppt_第4页
通信系统基础 第9章 数字信道的差错控制编码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信系统基础 第9章 数字信道的差错控制编码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9章数字信道的差错控制编码9.1基本概念9.2线性分组码9.3卷积码9.1基本概念9.1.1有关通信信道概念信道指信号传输的媒质。通信系统可为有线(包括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两大类。1有线信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特点是低损耗,传输频带宽。2无线信道:光视距、微波、短波、中号波、卫星通信等。3狭义信道: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的总称。4广义信道:扩大范围象天线、发收设备等,一般情况下讨论均指广义信道。9.1基本概念5无记忆信道:是随机差错,即前后码元发生差错是独立、互不依赖,产生这种差错的信道称为无记忆信道。6有记忆信道:是一种突发差错,即前后码元发生差错有关联性,一个差错出现影响后面差错的出

2、现,产生这种差错的信道称为有记忆信道。例如发往信道序列00000000,受干扰后变成01100100,其中11001称为差错图样,这里突发长度是5。9.1基本概念7二进对称信道(BSC):信道干扰使“1”变“0”的可能性和“0”变“1”的可能性相等,且互不依赖,则这种信道称二进对称信道。如下图9.1示:9.1基本概念8不对称二进信道:反之,如两种差错可能性不等就称为不对称二进信道。9二进删除信道:在传输过程中,凡受干扰而无法正确判为“0”或“1”码,被删除,这种信道称二进删除信道。9.1.2.码组结构1.码元:二进制数据的每一位“0”码或“1”码。m进制码与二进制码关系:2.码组:每一个m进

3、制码元由n位二进制码的码组代表,称这n位为一个码组。9.1基本概念3码集:例如(下表9.1示)代表8个十进制数的8种不同的3位二进制码组称为一个码集。9.1基本概念9.1基本概念9.1.3码组检错和纠错的基本原理1.码集中8个码组全部作为有用码组,,在这种情况下,任一码组中有一位发生差错,就成为其它码组,收端不能察觉差错,所以使用8个码组的码没有抗干扰能力。2.如果码集中(000),(011),(101),(110)四个作为许用码组,其余4种为禁用码组,则许用码组的,任一许用码组中在传输中受干扰而造成一位差错,不论其差错位置在何处,都变成禁用码组,收端能发现差错,但不能纠正。9.1.3码组检

4、错和纠错的基本原理3.若取上述8种码组的(000),(111)作为许用码组,则,任一许用码组在传输中受干扰造成二位差错,都不可能变成另一许用码组。易发现差错,抗干扰力强。信道差错控制通常有两种工作方式:1前向纠错(FEC):接收端能准确地检测出差错的码元位置,从而自动纠正差错,变成正确码元。2反馈检错(ARQ):接收端只能对一定长度的码组检查有无差错,但不知差错的确切码元,于是通过反馈信道要求发端重发该码组二次或几次,直到收端认为没有差错为止。ARQ使收端等待长延迟时间收到完整无误信息,故实时性强的系统不采用它。但ARQ效果好,设备简单,也广泛应用。9.2线性分组码9.2.1.监督关系如何得

5、出9.2.1.监督关系如何得出9.2.1.监督关系如何得出9.2.2.线性分组码的矩阵形式9.2.2.线性分组码的矩阵形式9.3卷积码9.3.1卷积码的编码9.3.2卷积码的解码9.3.2卷积码的解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