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做导火线,引发探求科学知识原动力

用问题做导火线,引发探求科学知识原动力

ID:5717422

大小:4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23

用问题做导火线,引发探求科学知识原动力_第1页
用问题做导火线,引发探求科学知识原动力_第2页
用问题做导火线,引发探求科学知识原动力_第3页
用问题做导火线,引发探求科学知识原动力_第4页
用问题做导火线,引发探求科学知识原动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问题做导火线,引发探求科学知识原动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用问题做导火线,引发探求科学知识原动力一、问题提出教育教学实践表明:“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以“问题”为基点,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是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式。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逐渐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但是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获得,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应用于实践。因此,应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创新新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参与

2、学习,勤于动手探究,以学生“愿学不愿学”“会学不会学”“学会没学会”为标准。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去学知识、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突破口。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怎样才能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形成系统有效的实践操作方式和策略,对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时意义和深远影响。二、问题导学法(一)问题导学法的概念“问题导学法”又称“设问教学法”,即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以激发学生

3、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二)“问题导学式”教法的教学程序1.前置诊断,导入新课上课开始,教师采用提问或小练习等形式组织学生有重点地对与新课密切相关的旧知识进行测评,一方面发现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另一方面检测出学生对新知识的趋向程度以及解决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准备,同时可使学生把新旧知识串联,激活原有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如在“密度”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1)如何鉴别水和酒精;(2)如何鉴别铁块和铜块;(3)如何鉴别涂了油漆的铁块和铜块;(4)如何鉴别水和盐水。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

4、贮备能很快想到利用气味鉴别水和酒精,利用颜色鉴别铁块和铜块,而对于水和盐水,涂了油漆的铁块和铜块肯定会有学生答测质量可以鉴别。此时让学生测量桌上的铁块和铜块的质量,发现质量相同。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学生很快发现还必须考虑物质的体积,顺理成章地引入密度的教学。这样利用旧知识和新情境的对比,可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激活思维。又如,在“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提出以下问题:(1)灵长动物如黑猩猩、猴子很喜欢在同类身上捉虱子,它们真的是在捉虱子吗?找找资料,说说其中的原因。(2)冬天很多人喜欢吃火锅,但我们

5、常常发现火锅会越吃越咸,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置诊断测评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知识系统性、趣味性、生动形象性、新颖性,从而起到组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作用,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架桥铺路。2.展示问题,讨论探究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问题的出现自然会激发思维。所以问题提纲的设计应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应有针对性,根据教学目标设问。难易要控制好,考虑新授课与复习课的区别,以不超过教材要求为原则,最关键的是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基础为本,设计时有一定层次性。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6、用的关系”的“问题导学”提纲可这样设计:(1)你认为锻炼身体是选择早上好还是晚上好,为什么?(学生会答早上空气好)(2)空气成分为什么会变化?(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条件和时间,空气成分怎样变化?(4)什么时候氧气浓度最大?又如,“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导学”提纲可这样设计:(1)“力”,你看见了吗?触摸到了吗?(2)那么对于力的存在,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呢?(3)用手掌挤压汽球,汽球发生了什么变化?(4)用手拉橡皮筋,橡皮筋发生了什么变化?(5)用手挤压矿泉水瓶壁,瓶壁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这

7、一系列“问题链”形式,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环环紧扣,逐层深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点,更能训练学生严谨的思维与推理方式,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3.发现问题,点拨引导这一阶段与过程是无法分割的,强调教师“导”的作用。例如,在做“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结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象。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并提出问题:在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有哪几种?此时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进行大胆探究,寻

8、找问题的答案。又如,在学生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1)找不到细胞;(2)细胞不清楚;(3)装片中有气泡,有脏东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有哪些操作会找不到细胞,如何判断脏东西是在目镜上、玻片上还是物镜上,如何避免产生气泡等等。利用问题导学法中“问题链”的形式,把相关内容有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