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训练案演示教学.doc

苏轼词两首训练案演示教学.doc

ID:57166581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05

苏轼词两首训练案演示教学.doc_第1页
苏轼词两首训练案演示教学.doc_第2页
苏轼词两首训练案演示教学.doc_第3页
苏轼词两首训练案演示教学.doc_第4页
苏轼词两首训练案演示教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词两首训练案演示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轼词两首训练案精品文档《苏轼词两首》训练案(学生版)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A.千古风流人物(杰出的)樯橹(qiánglǔ)灰飞烟灭B.羽扇纶(lún)巾回首向来萧瑟处(一向,此处应为刚才)C.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料峭(形容微寒)春风吹酒醒D.一尊还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江月2.判断下面各项文学常识的正确一项是()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阕,“阕”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B.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同时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

2、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C.词兴起于唐,兴盛于宋,词按字数可以小令、中调、长调。词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3.“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樯橹”借代水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A.终岁不闻丝竹声B.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C.足下蹑丝履D.君当作磐石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B.樯橹灰飞烟灭C.天下云集响应D.卷起千堆雪二、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3、。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1)在词的上阕中,描写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4分)(2)“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2)“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片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结合词的内容作简要赏析。(4分)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苏轼词两首》训练案(教师版)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B)B.千古风流人物(杰出的)樯橹(qiánglǔ)灰飞烟灭C.B.羽扇纶(lún)巾回首向来萧瑟处(一向,此处应为刚才)C.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料峭(形容微寒)春风

5、吹酒醒D.一尊还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江月2.判断下面各项文学常识的正确一项是(C)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阕,“阕”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B.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同时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C.词兴起于唐,兴盛于宋,词按字数可以小令、中调、长调。词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3.“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樯橹”借代水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哪两项(AB)A.终

6、岁不闻丝竹声B.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C.足下蹑丝履D.君当作磐石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D)A.大江东去B.樯橹灰飞烟灭C.天下云集响应D.卷起千堆雪二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在词的上阕中,描写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4)答案:(1)上阕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

7、疾风骤雨,缓缓徐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解析:结合词文内容想象词人的外在形象,再从“莫听”、“何妨”、“谁怕”三个词语解读词人的精神。注意规范的答题格式:描写了一个……的抒情主体形象。(2)“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晴结合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该句是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在大自然微妙的瞬间变化,此人得到了启示:自然界中的雨晴实属寻常,而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雨、荣辱得失有何足挂齿?“风雨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和“晴”表面上说天气变化,实际上都是人生的沉浮变幻

8、、喜乐哀愁。一语双关,表达诗人对外界的变化,不管有利无利,都不在乎的心情,反映了一种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