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第五章 土壤课件.ppt

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第五章 土壤课件.ppt

ID:57157133

大小:2.91 MB

页数:69页

时间:2020-08-02

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第五章 土壤课件.ppt_第1页
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第五章 土壤课件.ppt_第2页
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第五章 土壤课件.ppt_第3页
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第五章 土壤课件.ppt_第4页
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第五章 土壤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第五章 土壤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第一节土壤基本知识第二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第三节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管理第四节土壤样品的预处理第五节土壤污染物的测定第一节土壤基本知识什么叫土壤?土壤是指陆地地表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介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环境中特有的组成部分。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阐述)土壤土壤固相(占容积的50%)空隙矿物质(质量占固相总质量的95%~98%)有机质和生物(质量占固相总质量的2%~5%)土壤溶液空气土壤溶液和空气占土壤总体积的50%,且二者之间经常处于彼此消长的状态。一、土壤组成:

2、土壤是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物质、土壤生物、水分和空气等固、液、气三相组成的。由岩石经风化而来的95%~98%。影响土壤性质,又是植物矿质养分的主要来源,故同土壤肥力有密切关系。(一)土壤矿物质1.土壤矿物质的组成(1)原生矿物质:岩石经过物理风化作用被破碎形成的碎屑,其原来的化学组成没有改变。(2)次生矿物质:原生矿物质经过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均有所改变。2.土壤机械组成指不同大小颗粒(沙砾、粉粒、黏粒)的相对含量。不同粒径的矿物质颗粒的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如对污染物的吸附、解吸和迁移、转化能力,有

3、效含水量及保水、保温能力等。表5.1我国土粒分级标准颗粒名称粒径/mm石块>10石砾粗砾10~3细砾3~1沙砾粗沙砾1~0.25细沙砾0.25~0.05粉粒粗粉粒0.05~0.01细粉粒0.01~0.005黏粒粗黏粒0.005~0.001细黏粒<0.001来源:由进入土壤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残体及施入土壤的有机肥料经分解转化逐渐形成分类: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与土壤矿物质共同构成土壤的固相部分。含有大量营养元素,分解后可提供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二)土壤有机质腐殖物质:是植物残体中稳定性较大的木质素及其类似物在微生物作用下,

4、部分被氧化形成的一类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芳环结构,苯环周围连有多种官能团,如羧基、羟基、甲氧基及氨基等,使之具有表面吸附、离子交换、络合、缓冲、氧化还原作用及生理活性等性能。非腐殖物质:包括糖类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等)、含氮有机合物及有机磷和有机硫化合物。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及动物对进入土壤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的形态转化起着主导作用,是土壤净化功能的主要贡献者。(三)土壤生物细菌放线菌蚯蚓线虫图5.1土壤微生物和动物土壤水分及其所含溶质的总称,溶有土壤中可溶成分的稀溶液来源:降水、降雪、地表径流、灌溉、地下水。(四)土壤

5、溶液浅层地下水农田灌溉河流雾雨雪图5.2土壤溶液的来源土壤空气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孔隙中。积水的土壤通气不良,导致对植物的危害(五)土壤空气二、土壤的基本性质(一)吸附性与土壤中存在的胶体物质密切相关。土壤胶体:无机胶体 有机胶体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土壤的酸碱度可以划分为九级:pH<4.5为极强酸性土;pH=4.5~5.5为强酸性土;pH>5.5~6.0为酸性土;pH>6.0~6.5为弱酸性土;pH>6.5~7.0为中性土;pH>7.0~7.5为弱碱性土;pH>7.5~8.5为碱性土;pH>8.5~9.5为强碱性土;pH>9.5为极强碱性土。

6、(二)酸碱性(三)氧化-还原性因土壤中含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使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可以用氧化还原电位(Eh)来衡量。作用:判断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或污染程度的标准。地质学背景值概念:指在各区域正常地质地理条件和地球化学条件下元素在各类自然体中的正常含量。环境科学背景值概念:指在未受或少受人类影响的情况下,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三、土壤背景值(土壤本底值)四、土壤污染天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化学污染物污染物种类生物类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或范围,是判断土壤质量的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

7、B15618—1995)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指标(GB/T18407—2001)无公害农产品茶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指标(NY5020—2001)五、土壤质量标准第二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1.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并预测其变化趋势。2.土壤污染事故监测调查引起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一、监测目的3.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4.土壤背景值调查通过分析测定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二、资料的收集自然环境方面的资料: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三、监测项目

8、(根据监测目的确定):背景值监测: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污染事故监测:仅测定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项目;质量监测:影响自然生态和植物正常生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