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全套教案.pdf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全套教案.pdf

ID:57148994

大小:2.85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0-08-04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全套教案.pdf_第1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全套教案.pdf_第2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全套教案.pdf_第3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全套教案.pdf_第4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全套教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全套教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1.1命题及其关系(一)(第1课时)教学要求: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教学重点:命题的改写.教学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1)若直线a∥b,则直线a和直线b无公共点;(2)2+4=7;(3)垂直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若x21,则x1;(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3能被2整除.二、讲授新课1.教学命题的概念: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

2、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proposition);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proposition).上述5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3)2小于或等于2;(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5)2x15;(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7)明天下雨.(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3、2.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p,则q”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③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2)对顶角相等;(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三、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p,则q”的形式.四、巩固练习:教材P41、2、3五、作业:教材P8第1题。1.1.2命题及其关系(二)(第2课时)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命题的逆

4、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教学重点: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并判断真假:(1)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2)函数yx23x2有两个零点.二、讲授新课1.教学四种命题的概念: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若p,则q若q,则p若p,则q若q,则p①写出命题“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师生共析学生说出答案教师点评)②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正

5、弦函数是周期函数;(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2.教学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①讨论:例1中命题(2)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间的关系.②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图:原命题互逆逆命题若p则q若q则p互为否互逆互否逆否为否互否命题逆否命题若┐p则┐q若┐q则┐p互逆③讨论:例1中三个命题的真假与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间关系.④结论一: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假;结论二: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⑤例2若p2q22,则pq2.(利用结论一来证明)(教师引导学生板书教师点评)三

6、、小结: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四、巩固练习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函数yx23x2有两个零点;(2)若ab,则acbc;(3)若x2y20,则x,y全为0;(4)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5)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五、作业:教材P8页第2题、第3题。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第3课时)教学要求: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概念.教学重点: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必要条件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若xa

7、2b2,则x2ab;(2)若ab0,则a0。二、讲授新课1.认识“”与“”:①在上面两个命题中,命题(1)为真命题,命题(2)为假命题.也就是说,命题(1)中“xa2b2”,经过推理可以得出“x2ab”,也就是说,“若xa2b2”成立,那么“x2ab”一定成立,即xa2b2x2ab;而命题(2)中由“ab0”不能得到“a0”,即ab0a0②练习:教材P10第1题.2.教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①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sufficientcondi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