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_第20课课件.ppt

高中历史必修二_第20课课件.ppt

ID:57143428

大小:655.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8-01

高中历史必修二_第20课课件.ppt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_第20课课件.ppt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_第20课课件.ppt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_第20课课件.ppt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_第20课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_第20课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就是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1、背景(1)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2)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

2、国国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3)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流通:取消商品贸易,实物配给制生产: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分配:实物配给制;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3.目的最初: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后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战时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5.实质:排斥市场和

3、商品货币关系,用单纯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6.评价:积极性: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消极性:但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事实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正确道路;1、背景(1)根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直接:1921年海军基地兵变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2、标志: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20年代末)(1)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

4、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2)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国有化工业方面的措施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有利于利用外资与技术。(3)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使农民获得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促进了商品流通;(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内容新经济政策粮食税国有为主,私有并存恢复自由

5、贸易取消实物配给制部门农业工业流通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核心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20年代末)4.目的:直接: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根本:最终“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逐步过度)5.特点(1)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6、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①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

6、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积极性:局限性:7、实质:易混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前者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后者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

7、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3、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计划,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

8、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材料感悟: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仍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