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111217
大小:3.50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7-31
《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和行为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员工安全意识培养从啤酒厂的一起事故说起…割箱机操作工颜某某在交接班(18:30左右)期间处理设备异常时,佩戴的围巾绞入输送传动滚筒,导致昏迷,经过8天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于2016年2月4日凌晨2:30左右,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去世。事故时间2016年1月28日18:30事故地点某公司物流部事故后果1人死亡经济损失万元事故等级一般事故是否责任事故是事故类型机械伤害事故概况割箱机操作工颜某某在交接班(18:30左右)期间处理设备异常时,佩戴的围巾绞入输送传动滚筒,导致昏迷,经过8天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于20
2、16年2月4日凌晨2:30左右,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去世。1、事故概况:2、事故当事人信息:姓名颜某某性别女年龄49岁(1966年8月出生,即将于2016年8月退休),基本情况身高158cm,体重85kg公司工龄9年病史高血压病史民族汉族籍贯江苏省无锡人个人概况颜某某,已婚,育有两子均已成家。家住无锡市滨湖区马山四号桥峰影新村。该员工于2007年1月25日入职无锡工厂,2015年1月1日由包装部卸箱机操作岗位转岗至物流部割箱机主操作工岗位,事发当日上白班。根据访问事发前与之接触的相关员工,当事人在事发当日
3、精神状态及身体状态良好,无异常。由于事故发生时无直接目击人证,无监控视频等直接证据,经调查组现场调查、分析和医院诊断证明等材料,对事故过程进行还原推断,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当事人颜某某在发现转箱输送滚筒卡箱时,未停机,在设备运转的情况下处理卡箱故障,其佩戴的围巾被绞入输箱滚筒,颈部勒紧造成窒息。41、当事人颜某某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割箱机转箱机构处发生卡箱,遂来到转箱输送系统,进行处理。2、处理前,没有通过按下急停按钮或维修开关的方式停掉设备,滚筒处于运行状态。3、在颜某某探身处理卡箱时,颈部佩戴的围
4、巾被绞入输箱滚筒,围巾勒紧造成窒息。(一)直接原因1、人的不安全行为。当事人颜某某违反规定,①在岗操作佩戴围巾(不安全装束);②在发现转箱输送滚筒卡箱故障时,未停机处置,所系围巾被绞入输箱滚筒,引发窒息昏迷,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割箱机设备厂家在设备进场安装时,未按合同要求安装“拨叉转箱”的转箱系统。无锡工厂要求设备厂家将转箱方式由“差速转箱”更改为“拨叉转箱”后,滚筒链道有37cm的宽度属于无用部分(且在人员操作一侧),设备厂家未将此部分拆除,且未按照机械安全规
5、程设计要求安装光电联锁防护装置,滚筒链道未安装安全盖板;工厂对此也没有提出改造要求。当事人颜某某处理拨叉转箱处的卡箱故障时,围巾被绞入“37cm滚筒区”,造成事故发生。事故原因分析(二)间接原因1、设备试生产期间验收不规范。由于割箱机设备始终达不到合同运行要求,在长达9个月的设备调试试生产期间,无锡工厂未对割箱机设备系统进行验收评价,设备隐患未被及时发现和整改。2、现场应急处置不当。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对现场情况误判、缺乏急救常识,致使施救拖延,是这起事故后果加重的重要原因。事故自18:30被发现,陆续到
6、达现场人员误判当事人为脑溢血发作,初次移动当事人不成功后,其余救援人员未敢再次移动伤者脱离输送链道,且当事人受伤时工作服衣领竖起将其佩戴围巾完全遮盖,前期事故现场处置人员未能发现当事人颈部与输箱滚筒之间有围巾缠绕,让救援工作陷入等待的误区(约11分钟),延误了最佳的救援时间,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3、变更管理重视不够。在设备发生变更(转箱方式)、工作发生变更(从包装部到物流部)后,工厂对变更后的风险管理工作未引起重视,危险源辨识不充分,没有认识到变更带来的风险增加和风险转移等问题。4、环境因素。现场无挡
7、风措施,气温突然降低,员工自行系围巾保暖。事故原因分析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吓一跳冒冷汗未遂事故轻微受伤轻伤死亡重伤⑵事件⑶事故首先,事故是怎么形成的…⑴危险——危险→事件→事故构成了[事故链]: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事故在某一时刻会不会发生,完全取决于致害物是否与人接触以及接触后对人的伤害程度。因此,从本质上看,事故就是一种发生了的“随机事件”,它发生于人•物轨迹意外交叉的“时空”。而更深刻的联系是什么呢…致害物啊‼♫…(时空轴)真是后悔呀!从事故形成的过程说起潜在问题(潜在故障)防线被突破或缺少防
8、线机构不完善体系不健全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有缺陷安全事故不安全行为安全事故多因素理论、事故链理论安全金字塔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1.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1.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1.4忘记关闭设备;--1.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1.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等);人的不安全行为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7奔跑作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