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111210
大小:4.52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7-31
《吸氧、吸痰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氧气吸入法1氧是维持生命的要素之一氧是一种药物2一、急性缺氧的症状和体征系统症状和体征呼吸系统呼吸困难,肺水肿。心血管心悸,心律失常,心绞痛,血管扩张,休克。中枢神经欣快感,头痛,倦怠,判断力减低,行为不准确,迟钝,烦躁不安,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抽搐,昏迷。肌肉神经衰弱无力,震颤,反射亢进,共济失调代谢水纳潴留,酸中毒。3二、缺氧程度判断缺氧程度PaO2mmHgSaO2症状措施轻度﹥50﹥80%意识清楚、无紫绀一般不吸氧﹥50﹥80%意识清楚、伴呼吸困难低浓度氧疗,1-2L/ml中度30-5060-80%正常或烦躁不安,紫绀、呼吸困
2、难需氧疗,3-4L/ml重度﹤30﹤60%昏迷或半昏迷,显著紫绀、呼吸极度困难(三凹征)绝对适应症4-6L/ml4中心供氧装置三、吸氧装置氧气筒供氧氧气筒内的氧气供应时间:[压力表压力-5(kg/cm2)]×氧气筒容积(L)1kg/cm2×氧流量(L/min)×60min可供应时间=5四、给氧方法单侧鼻导管给氧长度:鼻尖至耳垂的2/36四、给氧方法双侧鼻导管给氧长度:插入鼻孔内约1cm7四、给氧方法氧气枕法枕的一角有一橡胶管,上有调节器可调节氧流量,氧气枕充入氧气,接上湿化瓶即可使用,此法可用于家庭氧疗、危重病人的抢救或转运途中,以枕代替氧
3、气装置。8四、给氧方法氧气头罩法将病人头部置于头罩里,罩面上有多个孔,可以保持罩内一定的氧浓度、温度和湿度。头罩与颈部之间要保持适当的空隙,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及重复吸入。此法主要用于小儿。9四、给氧方法氧气帐氧流量<6L/min,氧浓度40~50%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10以鼻导管给氧为例冷开水、蒸馏水、20%~30%乙醇11一吹尘、二上表、三拧紧、四检查1213神志清醒,精神好转紫绀消失PaO2>8KPa(60mmHg),撤氧后3天PaO2不下降PaCO2<6.67KPa(50mmHg)呼吸较平稳HR减慢,心率不齐好
4、转,BP正常,撤氧前必间断吸氧(12-18小时/天)7-8天,观察血气的变化撤氧的指征14五、氧疗的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供氧应先调节流量,再连接鼻导管;停氧时先拔出鼻导管再关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时,先分离鼻导管。常用湿化液为蒸馏水,急性肺水肿时用20~30%的乙醇。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降至5kg/cm2时,不可再用。对未用和已用完的氧气筒应分别注明“空”或“满”的标志。用氧过程中加强观察。15六、氧疗的监护(1)缺氧症状:意识、心率、呼吸、血压、皮肤等(2)实验室检查指标:PaO2(
5、正常值95~100mmHg)、PaCO2(正常值35~45mmHg)、SaO2(正常值98%)等(2)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3)氧疗的副作用:当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h,可能出现氧疗副作用。161、氧中毒: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干咳和进行性呼吸困难预防: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当浓度超过60%,吸氧必须间断,最长不超过48h2、肺不张预防:烦躁、呼吸及心率增快、血压上升,呼吸困难、发绀、昏迷预防:控制吸氧浓度,鼓励多翻身、更换体位,促进排痰氧疗的副作用17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预防:加强吸入气体中的湿化,定期做雾化吸入4、
6、呼吸抑制预防:Ⅱ型呼衰患者(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给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5、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症状:不可逆转的失明预防:控制暖箱中的氧浓度低于40%氧疗的副作用18三、吸痰法19一、定义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等的一种方法。适应证无力咳嗽、排痰而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如昏迷、新生儿、危重、麻醉术后等患者。窒息时的急救,如溺水、吸入羊水等患者的急救20二、方法电动吸引器吸痰法21二、方法中心负压吸引22吸痰器负压选择成人0.02~0.04MPa儿童
7、<0.02MPa新生儿60~80mmHg(0.008~0.012MPa)婴儿80~100mmHg(0.012~0.013MPa)儿童100~120mmHg(0.013~0.016MPa)年长儿100~150mmHg(0.013~0.02MPa)23二、方法24吸痰间歇简易呼吸器给氧两人配合吸痰25并发症低氧血症气道粘膜损伤继发感染支气管痉挛心律失常、低血压等(迷走神经兴奋)26三、注意事项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插管时不可使用负压。吸痰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呼吸道黏膜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蒸汽吸入、雾化吸入每次吸痰时间<15秒,以免造
8、成缺氧采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的手法。先吸口咽部,再吸气管内分泌物。27三、注意事项若鼻腔口腔和气管切开需要同时吸痰时,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鼻腔或口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严格执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