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原理(第一课时)说课课件.ppt

原电池原理(第一课时)说课课件.ppt

ID:57110570

大小:499.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7-31

原电池原理(第一课时)说课课件.ppt_第1页
原电池原理(第一课时)说课课件.ppt_第2页
原电池原理(第一课时)说课课件.ppt_第3页
原电池原理(第一课时)说课课件.ppt_第4页
原电池原理(第一课时)说课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电池原理(第一课时)说课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能与电能1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原电池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并且在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当学生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并且了解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材通过一系列的设问,会把学生带进“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之中。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

2、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逻辑思维角度看,“化学能—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一热能一机械能一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从教材编排角度看,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课的补充和完善又是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并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本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2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

3、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②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②能对自己探究原电池概念及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②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能源观。4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原电池的工作

4、原理和构成条件。重难点突破:构成条件:以铜锌原电池为模型,引导学生更换电极材料以及溶液,并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角度和溶液中阴阳离子定向移动的过程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然后进一步分析过程,引导学生写出电极反应式以及电池总反应方程式。54.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学生在生活中对电池也有所了解。学生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

5、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学生对本节课会有所期待。6二、教法分析教育学理论认为,选择和采用教学方法时,不仅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而且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选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开了实验,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课主要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结合分析推理、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以更好地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中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便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7三、学法指导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验需要,采用分组实验探究、问题探讨、分析推理

6、和比较归纳等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和构成条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并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8四、教学程序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建立新思维、导入新课让学生动手利用西红柿、苹果、土豆、锌片、铜片、导线,使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在这个现象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9(二)师

7、生互动,传授新知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分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部分。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Ⅰ.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目标:高效利用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对火力发电进行分析,为学生创设情景,使他们有机会去研究和总结火力发电的利与弊,并且对比火电与风电的能量转化模式“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风能→机械能→电能”,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得出“能量转化的中间环节越多,能量的损耗越大、能量利用率越低,中间环节越少能量利用率越高的结论”。从高效利

8、用燃料、不浪费能源、减小污染的思维角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