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模式.doc

公司治理模式.doc

ID:57106374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02

公司治理模式.doc_第1页
公司治理模式.doc_第2页
公司治理模式.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模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司治理模式一、英美股权主导型的公司治理模式英美模式是典型的外部控制主导模式,又称为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英美模式产生的外部环境:高度分散化的股权结构;公司融资方式以直接融资为主;法律对法人持股的严格限制。成因背景:英国是最早产生公司的国家之一。在英国公司形成发展的几百年历史中,公司治理从最初的孕育到发展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公司治理中责任、监督、利益保护等该年的古老渊源可以追溯到12、13世纪的英格兰。18世纪早期,英国的商贸活动首先盛行于肚子企业和小型的合资企业。1844年通过了《合伙股份公司法》,股份公司的正式形成和快速发展是公司治理开始走向成熟的基础,因为股份公司带来的是所有权和控制权

2、的分离,由此而产生的多种权力和利益关系是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设计的主要出发点。而美国是一个没有经过封建社会的国家,地处北美,远离其他大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没有收到干扰,因此资本主义的市场发展比较充分,美国是现代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早在1791年就由汉密尔顿创立了第一个具有线代企业特征的股份公司SuM.美国强调个人主义、私有财产、英雄主义和精英思想,同时美国有事一个移民国家,很多移民迫于政治迫害而离开母国,他们不喜欢政治和经济权利集中在某些人手中。1863年的《国家银行法》和1977年《麦克逊登法案》规定银行不得跨州设立分行,形成分散的银行体系,这种分散的银行体系不可能形成大的银行集团。

3、同时,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将商业银行分离开,并对他们所持有的股份进行限制。在不可能通过银行大规模融资的条件下,企业也只有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在企业所有权方面,体现出“股东利益至上逻辑”,企业的最终控制权体现在股东大会上。因此,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是有其独特的文化、政治、经济、制度背景的。(首先,英美两国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比较相似,都强调追求自由和提倡个人主义、风险意识。两国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程度低,契约精神深入人心,自然人投资踊跃带动了两国私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日、德相比,英美企业资本结构中股权比重很大,资本负债率低。在股权资本中,股份是高度分散化的

4、,也正是因为此,发达的证券市场使得公司之间收购和兼并变得容易,所以“收购兼并”的约束机制与“经理股票期权计划”的激励机制构成了英美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特点。其次,英美等国家存在着完善的股票市场,对公司有着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一旦经营不善,分散的股东将“用脚投票”。一旦公司价值被低估,则可能面临被接管的威胁,经理人同样面临被解雇的危险。这一模式下的股票市场对经理人存在着有效的激励约束作用。再者,英美等国家有着发达的外部经理人市场,经理的市场价值取决于过去的经营业绩。长期内经理会理性的采取负责人的行为,以建立良好声誉。良好的经理市场可以迫使经营者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不同岗位流动,实现自身价值的

5、最大化。)英美模式的特点:内部治理特点:虚置的股东大会和失灵的董事会;典型的经理中心主义;激励机制外部治理特点:股东重视“用脚投票”;经理市场;并购市场;产品市场二、“日德模式”以内部监控机制为主,也称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成因背景:德日两国对金融机构的管制政策相对宽松,德国甚至实行“全能银行”原则;德日两国对证券市场的限制过于严格,对非金融企业进行直接融资采取歧视性的法律监管;德日两国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定却不太严格,外部投资者获得内部信息的机会非常少,阻碍了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其次,法人在公司融资中的核心作用:金融机构融资为主,资产负债率高。日本和德国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企业多向金融

6、机构融资为主,公司资产负债率一般在60%左右。此外,二战使德日经济遭受重创,战后经济恢复急需资金支持。外部资本市场并不发达,加之政府对企业发行债券采取严格限制,公司融资只能依赖银行贷款。加入世界经济合作组织之后,开放国内资本市场,但为了保护民族工业,大力发展法人相互持股,抵挡国外公司的并购,银行集团与企业集团的相互纠缠既振兴了国民经济,也催生了新型的公司治理模式。(日德模式产生的外部环境:相对集中的法人股东持股;法人企业以集团的形式互相持股;公司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法律基础)日德模式特点:内部治理特点:内部治理结构;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支配地位与积极作用;员工参与管理;日德公司的激励机制外部

7、治理的特点:德国、日本公司由于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不高,股权高度集中,并强调股东主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内部治理型公司。优点:解决分散在监督经营上的“搭便车”的问题,公司间相互持股使股票流动性很低,不会发生敌意接管;另外,以股东、董事、银行、职工等进行相互监督的内部治理模式对管理层形成了有效的控制,有利于解决代理问题。缺点:控制公司的大股东可能会出现通过操作公司千帆其他股东权益、谋求控制权的私人收益等一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