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预防知识讲座课件.ppt

中暑预防知识讲座课件.ppt

ID:57078525

大小:1.30 MB

页数:86页

时间:2020-07-31

中暑预防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1页
中暑预防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2页
中暑预防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3页
中暑预防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4页
中暑预防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暑预防知识讲座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暑预防知识改编自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易桂林内容提要中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中暑的救治中暑的预防高温作业管理规定通信施工中暑预防定义中暑(HeatIllness)是指高温、高湿环境中发生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散热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过量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病因高温气候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原因。其次,高温幅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和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也易中暑。凡可致机体热负荷增加或散热机能发生障碍的因素,均可诱发中暑。主要有:①产热增加;②热适应差;③散热障碍。病因及诱因高温环境作业温度>32℃、湿度>60%

2、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促使中暑的原因获取过多外源热量产热量增加散热障碍汗腺功能障碍或衰竭体内严重缺钾发病机制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化代谢过程产生的基础热量。其次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也是一主要来源。机体由于种种原因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引起器官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在正常室内温度下(15-25°)人体散热:辐射60%【主要散热方式,取决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差】;蒸发25%【湿度大蒸发少】;对流12%【取决与空气流速】;传导3%【水较空气传导强240倍】。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节辐射散热最好途径。

3、气温15-25℃时,辐射散热约占60%,散热最多部位是头部(约50%),其次为手及足部。温度33℃时,辐射散热降至零。蒸发每蒸发1g水,可散发2.4kj(0.58kcal)的热量。通过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空气变暖,变热的热物质分子离开,较冷的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水传导较空气快240倍。传导与对流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仅依靠出汗及皮肤和肺泡表面蒸发。人体每蒸发1g水,可带走2.43kJ(0.58kcal)热量。体温调节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作用下,正常人的体温一般恒定在36-3

4、7oC左右,这是产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使体内热代谢保持在一个动态水平上,保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体温恒定。热流由体中心到体表,主要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皮下组织经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就有过量热蓄积,产生高热,引起组织损害和器官功能障碍。体温调节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1)中枢神经系统:高温对神经系统具抑制作用,初期使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反映不敏捷,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差,待体温增高到一定程度神经系统功能失控,出现谵妄、狂躁,最后深

5、度昏迷。(2)心血管系统;由于散热的需要,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重新分配,心输出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此外,高热能引起心肌缺血、坏死,易促发心律失常、心功能减弱或心力衰竭。这时心输出量降低,输送到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减少而影响散热。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3)呼吸系统:过度换气会发生呼吸性碱中毒,且Pa02并不升高;肺血管内皮由于热损伤会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4)水、电解质代谢:出汗是高温环境中散热的主要途径,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出汗量的最高生理限度约6L,汗中氯化钠含量约为0.3~0.

6、5%,大量出汗常使人体失水和失钠。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5)泌尿系统:高温出汗多,心输出量降低,可使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液浓缩,出现蛋白尿及细胞管型尿,横纹肌溶解出现肌红蛋白尿,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诊断重症中暑据《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将中暑分为以下3级:轻症中暑先兆中暑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工作或生活一段时间后,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眼花、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此时患者体温多为正常或略偏高。轻症中暑先兆中暑加重,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

7、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偏低、心率加快。此时体温轻度升高。诊断(1)热痉挛(2)热衰竭(3)热射病重症中暑发病机制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由于大量出汗,使水和盐丢失过多,如仅补充大量水而补盐不足造成低钠、低氯血症,导致肌肉痉挛,并可引起疼痛。高温下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汗中含氯化钠约0.3%-0.5%,大量出汗后仅饮不含盐的饮料,可致失盐>失水,从而引起热痉挛。发病机制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均较严重;也可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从而引起周围血管过度扩张,循

8、环血量不是,发生虚脱、休克症状。热衰竭发病机制热射病受外界热源干扰,体内热量不能正常生理性散发以达到热平衡,致使体内热蓄积引起体温升高。发病机制起初,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以增加心输出量和呼吸频率、扩张皮肤血管等加快散热;以后,体内热进一步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使体内热进一步蓄积,体温骤升,引起以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