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065429
大小:18.71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7-30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二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欢迎同学们进入奇幻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世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Ⅱ———外植体取材﹑表面消毒与接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基本知识实验用品、材料实验要求实验内容、方法实验报告——作业下一次实验预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加深对无菌操作的了解;2、掌握常规的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达到能独立操作的能力二、实验原理、基本知识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早在1902年,德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G.Haberlandt根据细胞学说理论曾大胆预言:植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具有生长分化成为一个完整植株的能力,被称为植物的全能性。19
2、58年,Steward和Shantz用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悬浮培养,从中诱导出体细胞胚(somaticembryo),并使其发育成完整小植株,第一次证实了G.Haberlandt提出的细胞全能性学说,60年代以来许多植物的离体细胞,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分裂、增殖分化、发育,最终长成了完整的再生植株。2、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1904年,德国植物胚胎学家Haning用萝卜和辣根的胚进行培养,首次获得组培的成功。1922年,豌豆、玉米和棉花的茎尖培育获得成功1933年,我国李继侗等进行银杏离体胚培养获得成功。3、植物
3、组织培养的应用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单倍体植株、种间杂交、细胞融合、细胞突变、种质保存和基因工程)在作物脱毒和快速繁殖上的应用在遗传、生理生化和病理研究上的应用4、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植物组织培养包括以植物和它的离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拥有几种不同水平的培养技术,即整体的、器官的、组织的、细胞和原生质的培养技术。(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石竹的胚性细胞再分化进行快繁石竹的胚性细胞再分化进行快繁石斛植物的芽培养长春花的胚性细胞培养黄芪的发状根固体培养黄芪发
4、状根的液体培养5、植物组织培养中的重要概念愈伤组织:指由植物的一种组织或器官经历脱分化形成的原始胚样组织,它具有再分化成为完整植物体的潜能;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用来进行无菌培养的离体材料,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烟草愈伤组织三、实验材料黄瓜无菌苗。黄瓜是重要的蔬菜,是各地区种植最广泛的经济作物。紫背天葵为菊科土三七属宿根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四.实验要求:1、实验开始前,请将所有同学将自己的实验台擦洗一遍,打开超净工作台电源,开机并用紫外灯照射消毒20分钟,两组十二位同学在一台
5、超净台上接种,请先排好顺序,明确合作和分工,以加快实验速度,减少染菌机会,实验开始后,请尽量不要走动。2、无菌操作要注意:每次操作前,将双手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镊子、解剖剪刀等金属工具用火焰烧过灭菌,冷却后方可使用;尽量减少无菌三角瓶或培养皿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所有无菌操作尽量快速完成,并要求在酒精灯附近进行。3、请先在自然条件下练习外植体解剖,分割成0.5cm2左右的小块(段),经操作熟练,检查无误后,再进行无菌解剖分割及接种,以减少植物材料染菌或失水死亡的机率。五.实验内容(六人1台工作台每人2课苗)1、黄瓜无菌苗
6、的分割组培快繁培养组培实验用品一、无菌苗的分割接种方法1、点着酒精灯,双手擦拭消毒,打开长有无菌苗的三角瓶,三角瓶瓶口使用前后需在酒精灯外焰上烧过灭菌。2、用灭菌的镊子轻轻捏出幼苗,放在无菌的培养皿中,用灭菌的剪刀将茎或叶片剪成若干0.5-1cm2的小段(块),茎尖带着生长点,然后,接入盛有MS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每一个切段必须直接接触培养基,三角瓶口重新烧过灭菌,并重新封好。3、在光照培养下,25℃左右,12小时光照条件下培养3-6周,可发生脱分化或再分化现象(有的长成完整植株)。1、点着酒精灯2、双手擦拭消毒3、酒精
7、中浸泡灭菌解剖工具4、酒精灯火焰烧透灭菌剪刀、镊子5、消毒好的工具放置在无菌培养皿中6、打开三角瓶——牛皮纸的拿法7、打开三角瓶——铝箔纸的拿法8、瓶口在火焰上烧过9、铝箔纸的放法10、镊出黄瓜苗11、镊出黄瓜苗12、放入培养皿中13、黄瓜幼苗形态——生长点14、剪取茎段15、剪好的外植体16、黄瓜切块的接种17、接种好的培养材料18、重新封好瓶口19、重新封好瓶口20、写好日期、班级和接种者代号最后把接好的外植体培养瓶置于培养室中培养架上,26℃左右光照下培养一段时间,可诱导脱分化及再分化试管苗。12恒温培养室培养六
8、、实验报告——作业每人一份实验操作报告(包括对无菌概念的认识)。下一次实验: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现象观察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用电镜细胞化学技术显示其中含有的酸性磷酸酶,M:线粒体,L:溶酶体(朴英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