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数学教学目标.ppt

漫谈数学教学目标.ppt

ID:57049491

大小:4.29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7-28

漫谈数学教学目标.ppt_第1页
漫谈数学教学目标.ppt_第2页
漫谈数学教学目标.ppt_第3页
漫谈数学教学目标.ppt_第4页
漫谈数学教学目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漫谈数学教学目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漫谈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徐淮源2012年9月23日请各位审视我是否用了错误的方法研究虚假的问题谢谢!一、背景1.课堂教学是怎样的行为?课堂教学是有目的和合理的行为。2.问卷调查请用三个词语形容数学___.第一次调查相同不同第二次调查相同不同启示深奥,难,严谨混乱,类型多,书本易习题难,充满问号深奥,有趣,有难度,严谨复杂,有挑战,神秘,多变?《指数函数》教学设计中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1)认知目标: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应用。(2)能力目标:通过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3)情感目

2、标: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培养生的创新意识。一、背景3.事例1: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与要求: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参看例2)。一、背景3.事例1:一、背景4.初步判断:(1)主体错位。(2)要求过于宽泛。(3)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混淆。二、对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认识1.基本想法(1)教学目标是什么。(2)教学目标包含的要素。(3)教学目标的结构。高中数学课程目标的变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3、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大能力和数学运用能力,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基础知识,三大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教学目标的作用(1)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2)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依据。(3)引导、激励和调控学生学习的依据。(4)教学评估的依据。二、对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认识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

4、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

5、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3.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二、对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认识4.教学目标行为动词的变化二、对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认识1.理清总体目标,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2.分析任务。3.明确起点。4.体现数学学习特点的规范表达。三、确定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步骤例如1:学生能识别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学生能正确进行两个一位数的加法运算。学生会证明一些简单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单调性。例如2:学生能抽象出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探索概括出它们性质,了解数学活动的

6、探索性和创造性。会用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和性质解决简单问题,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有所提高。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感受数学探究的困难,体会成功的乐趣。1.程度性问题。2.包容性问题。3.封闭性问题。四、对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争论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任务单:1、搜索相关图片、视频等相关影像资料。2、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民族,

7、抓住这个民族的特色,从一两个方面来介绍。3、用pages、keynote等软件来展示和介绍。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五、对两节课的再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