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036812
大小:4.37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7-27
《道路勘测设计 第26讲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概述定义:立体交叉(简称立交)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立交是高速道路(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统称)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优点:①使各方向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行驶,消除或减少了冲突点;②车流可连续稳定地行驶,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③节约了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④控制了相交道路车辆的出入,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保证了行车安全和畅通。第九章道路立体交叉设计1由于立体交叉占地面积大、构造物多、施工复杂、造价高、不易改建,因此应根据路网规划,经济及环境效益的比较和分析
2、后慎重确定。一、立体交叉的组成1、跨线构造物2、正线3、匝道4、出口和入口5、变速车道见书P251页图9-1二、公路立体交叉与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的主要特征(书P251页)2第二节立体交叉的类型和适用条件一、按相交道路的跨越方式分类1.上跨式:用跨线桥从相交道路上方跨过的交叉方式。特点:施工方便,造价较低,排水易处理,但占地大,引道较长,高架桥影响视线和市容,宜用于市区以外或周围有高大建筑物处。见书P252页图9-2(a)。2.下穿式:用地道(或隧道)从相交道路下方穿过的交叉方式。特点:占地较少,立面易处理,对
3、视线和市容影响小,但施工期较长,造价较高,排水困难。多用于市区。见书P252页图9-2(b)。3二、按交通功能分类(一)分离式立交构成:仅设跨线构造物一座,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上、下道路无匝道连接的交叉方式。特点:立交结构简单,占地少,造价低,但相交道路的车辆不能转弯行驶。适用:高速道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之间的交叉。4(二)互通式立交构成: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且上、下道路有匝道连接,以供转弯车辆行驶的交叉形式。特点:车辆可转弯行驶,全部或部分消灭了冲突点,各方向行车干扰较小,但立交结构复杂,占地多
4、,造价高。互通式立体交叉分为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和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两类。二、按交通功能分类(一)分离式立交构成:仅设跨线构造物一座,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上、下道路无匝道连接的交叉方式。特点:立交结构简单,占地少,造价低,但相交道路的车辆不能转弯行驶。适用:高速道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之间的交叉。5互通式立体交叉分为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和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两类。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般为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交叉,其匝道无收费站等设施,且应保证所有交通流无交叉冲突,也不得合并设置收费站。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除枢纽
5、互通式立体交叉以外的其他互通式立体交叉,常用于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与双车道公路之间的交叉,允许合并设置收费站和在被交叉公路的匝道端采用平面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根据交叉处车流轨迹线的交叉方式和几何形状的不同,又可分为部分互通式、完全互通式和环形立体交叉。6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类及平面布置方式1.部分互通式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适用条件:当个别方向的交通量很小或分期修建时,高速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或用地和地形等限制时可采用这种类型立交。代表形式:菱形立交部分苜蓿叶式立交等。(
6、1)菱形立交三路立交四路立交7(2)部分苜蓿叶式立交8(2)部分苜蓿叶式立交92.完全互通式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匝道数与转弯方向数相等,各转向都有专用匝道。适用条件:高速道路之间及高速道路与其它高等级道路相交。代表形式:喇叭形、苜蓿叶形、y形、X形等。1)喇叭形立交: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入主线(或正线)101)喇叭形立交: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出主线(或正线)112)苜蓿叶式立交:122)苜蓿叶式立交:(带集散车道形)133)子叶式立交:14定向Y形4)Y形立交:15半定向Y形4)Y形立交:
7、165)X形立交:又称半定向式立交对向左转匝道对角靠拢布置17对向左转匝道对角拉开布置5)X形立交:又称半定向式立交18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因匝道数不足而共同使用,且有交织路段的交叉。3.环形立交三路立交19四路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因匝道数不足而共同使用,且有交织路段的交叉。3.环形立交20多路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因匝道数不足而共同使用,且有交织路段的交叉。3.环形立交21见书P257页(三)按其它方式分类22一、立体交叉的布置规划(一)立交位置的选定一般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地质良好、拆迁较少及相
8、交道路具有较高的平纵线形指标处。一般情况下,应根据下列条件选定立体交叉的位置(详见书P258页):1、相交道路的等级2、相交道路的性质3、相交道路的任务4、相交道路的交通量5、人口数量6、地形条件7、经济条件第三节立体交叉的布置规划与形式选择23(二)立交的间距确定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影响因素(详见书P259页):1、满足交通密度的要求2、满足交织段长度的要求3、满足设置交通标志和信号的要求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